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孙年年  古琳 《文教资料》2010,(12):77-78
人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人的各种各样的需要才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由人的需要的特性决定的。同样,社会生产力发展了,也进一步丰富了人的需要,使人产生更多的需要。需要与生产力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古琳 《文教资料》2006,(33):5-6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如火如荼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作为WTO的重要一员,参与国际交流的规模会迅速扩大。这就要求我国高校通过良好地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符合国际人才交流的优秀人才,以满足国际化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那么在我国高校的人才流失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我国又应采取怎样的管理对策呢?本文旨在从管理角度出发,分析我国高校应以何种方式来应对国际交流中的人才流失问题,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希望能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受到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然而,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折射出道德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在人文关怀的视阈下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进行探讨,能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理性主义是两千年西方文明的世界观和价值现的基础,现代文明就建基于理性主义之上。伴随着理性主义的发展和扩张,它在给现代人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危机。在此前提下,“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一种对现代文明的终结实际上也就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终结。本文试就理性主义在自身发展中对人类生存的根基以及人类生活的神圣向度的遮蔽进行分析,以开启出它与当代人的生存危机的关系和此问题得以解决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当下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行为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全球化中一个最为显著的表现形式.面对大学生留学动机行为的思考态度和应对方式是:在观念上要对大学生留学动机行为给予更多的理解,从政策体制上要提供大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因为从长远利益来讲,大学生出国留学的行为是值得提倡的,这有助于我国大学生在自我激励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逐步迈向成功,同时也能使我国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更加完善,促进我国教育的国际交流,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良性的环境下运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