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女娲补天》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像力。一、七嘴八舌聊“天”——引入新课1.在老师的描述中让生猜猜是哪种故事。(在我们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它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它是远古人们对大自然的惊奇与遐想。它里面的…  相似文献   
2.
我在教学《荷叶圆圆》中出现了这样一幕:师: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场,是小鱼儿的凉伞,是小青蛙的歌台……生:(几生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老师,我现在多想变成一只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我多想变成一条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相似文献   
3.
案例一 一位教师在执教《丑小鸭》一课时,最后一个环节是叫学生写字。教师一边巡视,一边表扬某位同学的写字姿势端正,一边又摸着另一位同学的头说他的字有笔锋。突然,教室里响起了一个很天真、很响亮的声音:“老师,你走到我的身边,怎么不看我就表扬我?”听课的老师都笑了,我看见上课的老师脸红了。  相似文献   
4.
要彼舌进生也能自信的抬起头来,就需要依靠班集体的力量,促进他们积极向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为他们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教例:《伟大的友谊》师: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帮助他完成了《资本论》的最后两卷的出版工作。恩格斯在《资本论》中署上自己的名字好吗?下面我们来个小小辩论赛,辩论题是这样的:正方:《资本论》中署上恩格斯的名字,更能突出他们友谊的伟大。反方:《资本论》中不署恩格斯的名字,更能突出他们友谊的伟大。赞同正方观点的同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源泉是需要。需要是智力训练的启动力,需要的意识越强烈,智力的发展潜力就越大。作文教学中也是如此.要使学生心甘情愿地作文.首先须满足他们的需要。在需要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决定在素材、内容、评价几个方面,力求创新。吸引学生,让学生享受作文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作业作为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被“代代相传”,但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全然不顾学生间的差异,在作业内容、数量、形式上作“一刀切”的要求,导致了“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的出现。这一方面加重了后进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又使优等生的能力得不到张扬。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着给学生留下丰富的、可供选择的作业,名之日“作业超市”。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非言语是语言交际的补充,作为语言交际时的伴随性特征并同时具有语言功能。人们在交际中只注重语言交际,而往往忽略非言语交际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地住。文章主要对语言与非言语的关系、非言语交际分类、非言语交际的特征、非言语交际的功能做了简要阐述,并探讨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解决非言语手段带来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9.
“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是劳动与技术课程所追寻的理念。没有哪一门学科像劳动与技术课程那样与生活贴得那么近。在生活中,“劳动技术”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成人,都是触手可及且又学无止境的事情。在教学实施中,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科书上的知识激活,实现书本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六年级学生在毕业前夕互留赠言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细心的老师不难发现,毕业赠言在形式上只有几种固定的“范型”或“通用公式”;内容千篇一律,空洞无物,老套陈旧,大同小异,毫无个性可言。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我们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使用一些不很成熟但极富个性的哲理性语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出一点新内容,发表一点新思想,吐露一点新见解。从这一理念出发,参照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材中有关毕业赠言的要求,设计了以下这堂作文课。【教学目标】1.能根据同学的特点,把自己的希望和祝愿组织成美好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