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众多的逻辑教科书在给选言判断下定义时讲:“包含相容的选言支的选言判断。就是相容的选言判断:”“包含不相容的选言支的选言判断,就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至于什么是相容的选言支,什么又是不相容的选言支,金岳霖同志主编的《形式逻辑》是这样解释的:“各个选言支所表示的事物情况,可以有两个甚至全部都同时存在。这样的选言支  相似文献   
2.
1987年5月第七次印刷发行的《普通逻辑》(修订本)第四章第四节,在讨论负判断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并非 P”之后提出:“在日常用语中,负判断的联结项还可以表达为‘没有’、‘不’等。”(见该书103页)按照这个理论,下面这两个判断,就可以做这样的等值处理了:没有 S 是 P←→有 S 不是 P没有 S 不是 P←→有 S 是 P因为,既然“没有”跟“并非”、“不”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