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冷战爆发后,杜鲁门政府积极寻求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来与苏联对抗,心理战成为了杜鲁门政府热衷的一种手段。为了在国家政策的框架内策划制定、协调和评估美国对外心理战计划和项目,杜鲁门政府于1951年创建了心理战略委员会。心理战略委员会先后提出了冷战形势下国家对外心理战的理念和设想,制定了美国对外心理战总体计划,策划了针对苏东国家、西欧国家、中东国家、东南亚国家的一系列心理战计划和项目。但是,由于参与心理战略委员会的各部门代表之间的权力纷争,使得心理战略委员会精心策划制定的心理战计划和项目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导致美国在心理冷战战场上处于不利的局面。该委员会最终被艾森豪威尔政府用行动协调委员会所取代。  相似文献   
2.
冷战初期,对伊朗的争夺是美苏冷战斗争的一个焦点。为了让伊朗服务于美国的全球冷战战略,成为遏制苏联南下的桥头堡,美国杜鲁门政府和艾森豪威尔政府除了采取军事、外交、经济策略外,还采用了"第四种选择",即以宣传为主的心理战来实现对伊朗的政策目标。但是,由于指导思想的错误,加之以僵化的冷战意识形态应对复杂的伊朗局势,美国对伊朗心理战只取得了短期和局部的成效,无法取得美国冷战决策者们预期的终极效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借助近年来解密的美国政府档案文件,对冷战初期美国对伊朗心理战进行探讨,有助于了解美国对伊朗的心理战略、实施过程、特点、成效以及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初期,杜鲁门政府开始将战略重点从欧洲转移到广大的中间地带,中东成为了美国与苏联争夺的焦点地区之一。为了控制中东,杜鲁门政府制定了针对中东的政策目标,试图通过军事、经济和心理手段将中东纳入西方阵营,完成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为此,杜鲁门政府责成新成立的心理战略委员会制定了针对中东的PSB D-22心理战略计划,提出了通过公开的和隐蔽的心理战手段培养阿拉伯民众的亲美反共倾向,进而控制整个中东。艾森豪威尔上台后,继承并完善了杜鲁门政府的中东政策,进一步强调了心理战在实现美国中东政策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成立了行动协调委员会来加快实施PSB D-22心理战略计划。但是,由于美国坚持奉行亲英、以政策以及与中东国家在国家利益方面缺乏一致性,美国对中东的心理战行动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英语短语动词名词化现象是现代英语中常见的一种情况。对英语名词短语动词的基本特点、结构及分类进行简要地分析和结合实例予以说明 ,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英语构词法的特点 ,从而充分掌握英语短语动词名词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冷战初期,杜鲁门政府将隐蔽心理战视为遏制苏联共产主义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先后出台了NSC4/A、NSC10/2、NSC59/1、NSC10/5等文件,确立了国家对外隐蔽心理战略的基本框架.艾森豪威尔执政后,又出台了NSC5412/1和NSC5412/2号系列文件,扩大了国家对外隐蔽心理战略的范围,强调了对外隐蔽心理战在实现国家对外政策目标中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对外隐蔽心理战略.由近年解密的美国政府文件材料可管窥冷战初期美国对外隐蔽心理战略的形成与发展,考察美国对外隐蔽心理战实施过程和效果,揭示美国对外隐蔽心理战的阴险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教材及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出的学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此进行改进。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管理和编写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教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