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虚拟仪器的转子动平衡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的转子动平衡实验。该文详细介绍了实验平台的构成、转子单面现场动平衡的三点加重法、可视化虚拟仪器软面板的构建、实验数据流程及实验实施过程。该实验使学生对旋转机械不平衡量的测量有了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2.
基于虚拟仪器的"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教学的教学体系,在实验内容设计上借鉴了国外的思路,在表现手法上则采用虚拟仪器技术来取代MatLab,将典型工程被控对象虚拟化,开发了球杆控制系统等仿真模型,在虚拟仪器的基础上设计了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球杆系统PID控制等实验.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网络教学如何在工程测试技术实验中实现的,利用网络TCP/IP协议和Java语言实现虚拟与现实的有效结合,构建虚拟教学课堂,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实现数据由一台计算机采集,十多台计算机实时共享,很好地满足了实验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杨叔子教育雏论选》的出版不仅仅是我们的恩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的教育文选总结,更是我们这些弟子的一个真诚心愿. 先生从事教育工作50多年来,不仅作为学者发表科技学术论文、教育学术论文几百篇,出版各类著作、教材几十部,有随笔散文与序百篇以上,至于信函就以千计了,而且,作为诗人创作的诗词作品也有近千首,目前能收集到的有600多首.先生作为导师培养各类学生几百名,培养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以指导毕业设计、指导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指导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工作或长期一起从事教学改革试验等形式所培养的,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逾百名,学生的年龄跨度从二十几岁至六十几岁,现在从事的职业几乎遍布各行业.我们这些弟子同先生情感深厚.先生常讲:"我所取得的进步,我所作出的贡献,我所获得的荣誉,无不沉淀着我的学生的辛勤劳动与珍贵心血."我们这些弟子也常讲:"我们今天能有思路,有奔头,挑大梁,作贡献,无不凝聚着先生道德文章的深刻影响."是的,学生无时不在先生的心头,先生也无时不在学生的心头,师生一同走过的如歌岁月与风雨征程,永在大家心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