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开发大学生在线学习体验量表,可为把握新常态下在线教学实施状态、提高教学满意度找寻实证依据,推动高校混合式教学持续性、常态化开展。大学生在线学习体验量表的开发,以剖析新常态下大学生在线学习体验的内涵、特征为起点,从学习认知层面、过程实施层面和目标达成层面梳理构成要素,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维度建构与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过程性学习体验、差异性学习体验和适应性学习体验三个要素之间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一起构成了大学生在线学习体验的主要内容,但不同学习体验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认为要重点关注学习过程,应对在线学习进行差异化价值定位,持续关注学生在线学习的适应性,做好学习过程不同学习阶段的衔接,以最大限度提升在线学习的过程性体验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才能有效提升在线学习满意度,推动混合式学习可持续深入。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课程学习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技术支持学习”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技术应用以及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流趋势.本项基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证研究表明,目前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学习意愿整体不高,学习行为状态不理想,他们的网络课程学习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外界刺激的行为,他们在网络课程学习时更关注该学习方式的有用性和相对优势,但他们所处的网络课程学习环境目前还停留在物质化、工具化给予的层面.  相似文献   
3.
课程结构"层次—模块"课程结构,即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主体结构。从人才市场对本专业的实际要求出发,分析职业岗位群对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以此为依据,自上而下设计课程体系。先设计专业的核心技术课,一般一个专业确定5~6门,保证足够的讲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教学空间的改造与重构逐渐成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开展新型教学空间对学生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既有助于挖掘空间变革的作用价值,也有助于改进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满意度.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学生对新型教学空间的建设与应用持正向肯定态度,但新型教学空间的应用效果具有群体差异性.学习行为变化是学生感知新型教学空间价值的关键性因素,因学习行为改变而带来的价值感知变化对提升学习满意度有决定性作用.研究基于空间要素融合应用、协同效应发挥及其对课堂教学影响的内在机理分析,从空间要素融合应用、师生"互联网+"教与学的能力提升、空间迭代与应用创新三个方面,提出新型教学空间促进学生学习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谈软件需求分析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伟剑 《大众科技》2005,(4):138-139
文章论述了随着软件行业竞争的激烈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随着WTO的加入,对国内软件行业规范的要求也日益紧迫,尤其是各个环节的文档工作,其中最突出是软件开发前的需求分析过程.因为软件需求分析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软件项目的成败.  相似文献   
6.
高校现有的教学空间大多为传统教学模式而建,“课堂革命”的提出为教学空间变革创造了条件。剖析新型空间项目变革特征,发现已有变革大多实践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更强调信息技术“赋能”,重新定义课堂和学习形态,并在增强学生学习体验、增进协作分享、提高课堂效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提出了“全空间”变革推动大学课堂生态构建的理论构想,也从普通教室的规模化改造、空间建设与迭代的科学性探索,以及空间应用成效的评价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新型教学空间变革的路径趋向,可为进一步深化空间变革和教学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应用性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考察可知,它是一批地方本科院校为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而在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模式上的改革和创新,应用性课程建设应在以知识的内在逻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现实社会需求作为根本着眼点的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发展需求而展开。路径选择上,应用性课程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应在确定载体、设计方案和组织实施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融合和整体作用发挥,凸显课程建设的应用性、模块化和综合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与学发生的场所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相对固定、静止的教室演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活动依存的所有场域。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学生学习特征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都在呼吁和催生着学习空间的重构,当下高校的学习空间变革实践,主要呈现出关注学习体验、实现联通融合、强调技术赋能、催生多样教学形态等特征以及规模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进空间科学迭代,充分发挥空间变革价值,亟须推进新型学习空间标准建设、快速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推进新型学习空间应用成效评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