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畲族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历史上即存在着与当地汉族的不平等,畲民不但受教育水平低,在社会生活中也长期受汉族排斥。蓝宝成作为近代浙西南山区畲民的杰出人物,不仅热心教育、培养出一大批畲、汉学生,有效地提高了畲民的受教育水平,而且打破了"畲汉向不通婚"的陋习,从而提升了畲民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2.
叶哲铭 《中国德育》2011,(10):32-34
作为人民政府的当家人,温家宝总理在每年教师节前后,总会参加一些活动,而每一次活动都富有内涵且感人至深,今年也不例外。2011年8月28日,温总理在河北张北县第三中学,用两个多小时为一千多名农村教师作了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教育近代变迁的研究,在宏观和中观层面上已经有了不少的成果,但是对于近代教育到底在民众的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尤其是给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乡村民众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这些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涉足.其实自20世纪初人类学引入我国以来,不同时期出版的海内外学者的社会人类学著作或带有人类学色彩的史学著作中,都对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有过描述和分析,其中几部代表性的著作能给近代乡村教育研究带来若干启发.我们可以借鉴人类学那种"他者的眼光"来理解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的实况,并采用社区研究法来揭示乡村教育与乡村民众生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中,王韬是一位先驱性人物。他于1867-1870年间在西欧的游历被后世的研究者普遍视为其思想发展的重要一环,游历本身也是近代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事件。然而,在事后的文本叙述中,王韬夸大了游历中个别事件的意义;后世的研究者受王韬叙述的引导暗示,再加上考证困难、习惯思维的影响等因素,也往往放大了这些事件在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中的历史意义。本文即以王韬曾置书英国的事件为例对上述现象进行剖析,试图还原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农村教师带来了巨大挑战。从对浙江省某山区小镇教师群体的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对新课改的主观认同度不高,表现出被动认同和消极适应的心态,他们感受到了新课改带来的压力并产生种种顾虑,表现出矛盾的应对态度。对于实施新课改的外部支持条件,他们认为教学设施还不到位,教师培训存在机会少质量低的问题,他们对工资待遇表现出不满意,并对家长不能有效支持教育工作深感焦虑。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在对科学教育思潮的实证主义历史渊源进行探寻的基础上,就科学教育思潮与教育实验运动的关系作一个宏观把握,并对上述历史现象作出评价和反思,为当今我国的教育实验工作提供一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帮助教师提炼教学主张是名师培养的有效路径。当前名师教学主张提炼的主要方法是基于经验的总结,但是这种路径缺少基于学理层次的有效审视。从个人知识理论视角可以合理解释教学主张的本质与特征。教学主张提炼是教师经历实践、反思、完善等过程,并用语言文本符号与教师行为共同表征的一种实践性个人知识。  相似文献   
8.
晚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废除离不开一批著名思想家持续不断地批判。然而,1905年科举制度骤废后,那些曾激烈抨击过科举制度的思想家面对新的社会问题,又开始反思科举制度,甚至一定程度上为科举制度“正名”。这一历史现象在以往的近代教育史研究中很少提及,本文即试图挖掘几位主要的著名思想家在科举制度废除后对科举制度认识变化的言论,分析这些言论出现的原因,并对这一历史现象为何甚少引起后人关注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要深入理解中国现代新式学校对于广大乡村民众的意义,考察学校与乡村民众生活变迁的关系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考察了一所位于浙西南山区佳村的现代小学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对当地民众生活的影响.概括地说,对于士绅子弟而言,这所小学是他们由儒生向专才转型的起始阶梯;对于普通民众子弟而言,小学教育普遍提升了他们的文化水准并为部分人的身份转变创造了机会;对于乡村女子而言,接受小学教育首先给她们带来了身体的解放,并使部分人有机会成为职业女性.这一个案说明,尽管作为"舶来品"的西方现代教育体制在中国乡村社会的推进受到重重阻力,但从较长时段上考察,由于这一体制从总体上对乡村民众生活变迁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需求,所以逐渐在广大乡村社会获得了认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