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上期) 3.竞赛题的改进与求解 (1)在原题的基础上加上三个已知条件: ①设电容器极板长度为x; ②设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为d; ③设交变电压的大小为UC. (2)将原题的设问改为:在电子穿过每个电容器的过程中,若电场方向发生两次翻转,试证明:电  相似文献   
2.
2012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部分压轴题是一道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创新题,它既要求考生具有物理思维的深刻性(对平抛知识而言)和批判性(轨迹抛物线与坡面抛物线是不同的)、又要求考生能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解决物理极值问题,是一道考察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具有  相似文献   
3.
2006年高考广东卷物理压轴题,是关于两个带电粒子在电场与磁场的交界处相碰撞所引发的一系列物理问题,主干知识涉及动量、能量、带电粒子在场中运动等,重在考查学生的过程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命题组给出的参考解答中,没有凸显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几何特征,另外,它所设的未知量较多(设P1在圆筒内转动了n圈和筒壁碰撞了K次后跟P2相碰于C点),增加了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难度.本文着重从“理清物理思路、凸显几何特征、设法减少未知量”入手,迎刃巧解该压轴题.  相似文献   
4.
鉴于江苏省对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2007年高考江苏卷物理试题将作为历史性的最后一卷.该卷压轴题以“静诚、动态交替呈现”为模型特征,涉及“相对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等知识,本文将从“命题的科学性、学生思维障碍、解题最佳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最后给出一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参考解答.[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6.
叶广新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校科研处副主任,发表论文40多篇,主持研究国家级物理课题2项,其中之一已结题,并荣获全国优秀课题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题 如图1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为班的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间距s=2.88m.质量为2m、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置于A板的左端.C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肛,=0.22,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pt2=0.10,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相似文献   
8.
利用物理方法确定带电粒子的化学组成,通常需要测定该带电粒子的荷质比q/m,当带电粒子为电子时,其荷质比记为e/m,对电子荷质比e/m的测定,中学阶段介绍了汤姆生原理: 让电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在洛仑兹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叶广新 《物理教师》2005,26(3):59-60
题目 :如图 1 ,真空室内存在匀强磁场 ,磁场方向垂直于图中纸面向里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0 .60T .磁场内有一块平面感光干板ab ,板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在距ab的距离为l=1 6cm处 ,有一个点状的α放射源S ,它向各个方向发射α粒子 ,α粒子的速度都是v =3 .0× 1 0 6 m/s.已知α粒  相似文献   
10.
叶广新 《物理教师》2009,30(8):44-44,46
2009年是我国高考近年来开放度最大的一年,试卷种类、形式多样,其中与物理有关的试卷有理科综合中的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北京卷、天津卷、四川卷、山东卷等;物理单独命题的有上海卷、江苏卷、广东卷、海南卷,真可谓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纵观2009年各地高考物理试题,除了保持行之有效的传统题型外,又在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下,开发了新题型,这些题型在全面考查考生物理学科知识的同时,更突出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凸显基础性和创新能力两大主旋律.本文以选择题为例,分析这些试题的创新性以及命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