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及工学结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顶岗实习的有机结合,重构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以发挥二者间的叠加教学效应。这既是高职培养“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人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要着力探索的一种新型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上来说,教学情境是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所营造的审美情境.“情”既包括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又包括教师的审美感受;“境”既指作品中的境,又包括现实中的教学环境因素.它的营造依赖于教师审美化的教育行为.教师要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描述、提问等审美化行为,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对作品进行审美化的赏析,进而学会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4.
叶忠明 《语文天地》2013,(15):50-51
《管仲列传》是苏教版《〈史记〉选读》(2008年6月第三版)中的一篇,笔者认为编者对"贵轻重"的注释存在两个问题,谨提出来以供编者及广大读者参考,望批评指正。"贵轻重"所在的段落为: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学术研究领域中愈演愈烈的学风不正和学术不端行为,给学术发展和社会风气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面对学人道德底线沦丧所引发的价值取向偏离行为,坚守道德底线,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成为社会的强烈呼声.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其最低限度性的要求在于树立学术荣辱观,使求荣避辱这一最重要、最迫切、同时也最广泛地要求于所有学人的底线道德要求成为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心理特征.这既有赖于制度的规约,更有赖于德性的养成.  相似文献   
6.
叶忠明 《语文天地》2013,(10):70-71
语文教育最具人文情怀,所以要渗透生命教育。教师要有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能从课本中挖掘生命教育的资源,从而真正滋养学生的心灵。《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教师节,厚厚信件,总是如雪片般来,那是刚离校的学子对我的眷念;每年的岁末年初,各式贺卡,亦是如雪片般来,那是离校多年的学生对我的祝福和问候……而每到这个时候,都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相似文献   
8.
<正>每年的教师节,厚厚信件,总是如雪片般来,那是刚离校的学子对我的眷念;每年的岁末年初,各式贺卡,亦是如雪片般来,那是离校多年的学生对我的祝福和问候……而每到这个时候,都是我最幸福的时刻。自1986年师范毕业,我进入江苏省大港中学当老师,近30年没挪过地儿。我爱教师这份工作,我爱我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情境,是一种假定性、规定性的情境.它是学生受教师的启发,在想象中建立的超越课堂客观环境的审美境界,同时也受文本内容的限制.阅读教学中,对于那些较直接地或以第一人称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课文,应通过作者说话的语境建立审美情境;对于那些将思想感情间接地寄之于文学形象的课文,应通过作品中的文学情境建立审美情境.  相似文献   
10.
叶忠明 《语文天地》2013,(19):70-71
语文教育最具人文情怀,所以要渗透生命教育。教师要有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能从课本中挖掘生命教育的资源,从而真正滋养学生的心灵。《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正是语文教学和生命教育的结合点。笔者针对高中语文教材(包括读本)的特点,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利用语文课文资源,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尝试进行生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