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述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知识有效“顺应”的教学策略,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吸收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依赖于认识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更主要的还是对知识的“顺应”过程。所谓“顺应”就是指学习者在认知活动时,当头脑中没有现成的图式可供直接利用时,则设法调整或改造自己已有的图式,从而产生新图式,使之能够接纳新信息。重视学法指导,已成为当前教学热点,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有效“顺应”,  相似文献   
3.
转化思想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有些问题如果很难直接解答,那么,应该换一个方向、角度或一种观点来考虑,从新的方向、角度或观点出发,问题则可能变得更清晰、更明朗、易于解决。转化思想,它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其应用。1透过过程抓本质,化繁琐为简单【例1】测得某个D N A分子中鸟嘌呤的含量为m,占整个分子的比值为b,若该D N A分子连续复制n次,则需原料A的量为。【常规方法】解:①求未复制前D N A中A的含量:A=(50-b)m/b。②采用数学归纳法求解(图1)。运用公式:s=ar(1…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吸收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依赖于认识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更主要的还是对知识的"顺应"过程.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以其独特的文化身份,“双焦透视”中西文化,以切肤体验和智慧感悟中西文化的真义、差异和冲突,以毕生的跨文化创作和社会活动寻求跨文化理解、融通之道,从而形成了其极具历史前瞻性的中西文化和合思想,倡导中西文化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赛珍珠中西文化和合思想的形成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文化、社会和宗教渊源,探讨其所蕴涵的丰富内涵无疑对于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下建构一种全球和合共生的文化价值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