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课程下,对“多元解读”的过分追捧导致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隐忧。本文在分析“多元解读”隐忧的基础上,辩证地论述了“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的关系,提出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教学,必须注意“度”与“导”,从而使多元解读走出误区,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相似文献   
2.
3.
4.
5.
成功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精神满足,从而产生一种强大的求知动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现就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一、枯燥单调的内容———编故事数学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枯燥单调的阿拉伯数字,很难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些单调的知识点,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为我们拟物或拟人编成童话故事提供了基础。如果我们将枯燥单调的数字编成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儿童小故事,讲给学生听,那就别有一番情趣。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编一个“猴王分饼”…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实施,新的课堂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迸发火花的过程,是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在这种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闪耀着创造的光辉,教学成了一种教师艺术创造的历程,学生则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勿庸讳言,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创造出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是新课标下教师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学境界。然而,物极必反,很多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为了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却常常被“途”中的…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全新的评价理念呼唤建立全新的评价方案,我们应该大胆改革考试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一、成果展示的考试成果展示考试,能更好地探究学生学习的历程和进步的轨迹,及时地捕捉到教学的信息,及时地调节和改进教学。其方式应是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  相似文献   
8.
叶春英 《大观周刊》2012,(14):185-185
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基本方法体系是相互联系着的可以导致教学最优化的所有方法的总和.是由选择教学过程的每一个基本成分——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形式等的最优方案的方法总合而成。它包括以下六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节语文课,上的是一年级的《司马光》,学完课文,我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当时你也在那,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救那个小朋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精彩迭出,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们。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兴致盎然,气氛十分融洽。这时,我见一个同学将手偷偷地举起来,又飞快地放下。这是一个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平时上课绝少发言,能举手一定是鼓足了勇气的。我连忙微笑着示意她发表意见,她站起来时满脸通红,还朝四周看了看,小声地说:“老师,我认为还可以大家一起用力,把缸推倒,这样水流出了,小朋友得救了,而且缸也不会被打碎…  相似文献   
10.
叶春英 《大观周刊》2012,(14):258-258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并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辅助工具。多媒体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其优越的功能使多媒体教学深受广大教师重视.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种新型教学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这使人们对初中英语教学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手段的效果心存疑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表现为教学理念滞后于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艺术待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