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2/17a,玄宗《改封嗣江玉禕等为郡王制》按此制亦见《唐大诏令集》卷38,皆作“再从兄太子员外家令嗣越王思顺为中山郡王”。据《旧唐书》卷76、《新唐书》卷80李琚(原名思顺)传云为蒋王李恽孙,“神龙初封嗣赵王,开元中改封中山郡王”。在两《唐书》同卷中,赵玉福传末述及思顺为嗣赵王,而嗣越王琳,越王贞姪孙,开元五年封。《制》把“赵”误作“越”。  相似文献   
2.
读点校本两《唐书》札记六则叶树仁一《旧唐书》卷16穆宗纪云: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宪宗崩。丙午,即皇帝位于太极殿东序”。按《新唐书》卷8穆宗纪云: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宪宗崩”。“闰月丙午,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殿。”《资治通鉴》卷241,宪宗元和十五...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唐代墓志汇编》一书中廿四篇志文过录时之疏漏舛误 ,以及该书所附《人名索引》中的几处不足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修于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七年。其后陆续有已入《四库》而又遭禁毁被撤出之书。为充实因禁毁而出现的空架,再补入同类已入存目之书。这一过程,唯宫内文渊阁一丝不苟,其他六阁虽皆以文渊阁本抄出,或因抄成时间不同,对其已入四库而后又遭禁毁之书难免有疏漏,造成各阁四库本的种数、卷数与文渊阁本未尽相同。如文渊阁四库本有3461种,79309卷,而文津阁本据建国后统计,有3503种,79337卷。具体如类书李清《历代不知姓名录》十卷,《诸史同异》六十八卷,周亮工《同书》四卷,均已入《四库全书》,因  相似文献   
5.
241/8a宋之问《送尹补阙入京序》略云,尹公《慈州司仓,白云在天,不乐为吏”,“弹琴读书,日益沦放”。“天子以其老成达学”,“命典著书,职在补阙”。按《旧唐书》(以下简称为《旧书》)卷190中《尹元凯传》,“初为磁州司仓,坐事免,乃棲迟山林……征拜右补阙”?室雌淙艘病N缎颉纷鳌按戎荨?与《传》作“磁州”不同。按《旧书》卷39《地理志》,河北道磁州,隋魏郡之滏阳县。武德元年,置磁州,领滏阳、临水、成安三县。贞观元年,废磁州。永泰元年,复置磁州,领滏阳、武安、昭义、邯郸四  相似文献   
6.
读《全唐文》札记补(四)叶树仁304/1a郑老菜小传云;“洛邑人,遂州刺史叔则父。”按《全唐文》卷784穆员《福建观察使郑公墓志铭》云:“公讳叔则,字某,阳人。自元魏中书令周小司空金乡文公穆,凡五叶至皇朝遂州刺史老莱。”“公则遂州之家子也。”即郑老莱...  相似文献   
7.
《康熙字典》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修成后,由于引书讹误较多,王引之等于道光七年至十一年(1827~1831)奉敕校勘,并由武英殿重新刊刻,即道光校改本《康熙字典》。对比康熙刻本,共改正2588条错误。王引之将其校改缘由记于《字典考证》。由于武英殿所刻校改本流传少,因而道光后坊间流传的仍是以康熙内府刻本为祖本的各种翻印本。虽然不少印本附有王引之《字典考证》,但由于世人多不知校改本之存在,所以都盼望有按《字典考证》校改的新本《康熙字典》,以方便使用。但这项工作多年无人问津。由台北启业书局1981年出版、高树藩主持重修的《新修康…  相似文献   
8.
一、“苻澈”应正作“符澈”在两《唐书》中,有一处作“符澈”,即《新唐书》14/119/4306(三个数字分别表示册、卷、页,下同)白敏中传,白敏中“为符澈邠宁副使,澈卒以能政闻”.有三处作“苻澈”:《新唐书》17/177/5289韦博传,“回鹘入寇,以苻澈为河东节度使,拜博为判官”.《旧唐书》2/17下/578唐文宗纪,开成四年“六月辛亥朔,以长武城使苻澈为邠宁节度使”.《旧唐书》2/18上/590唐武宗纪,会昌二年三月,以刘沔代苻澈.  相似文献   
9.
全文分五部分:第一、二部分,简述人物传记之重要和传记文的范围。第三、四部分,结合本索引的特点,在谈了人物传记资料的广泛性之后,举例说明对人物的取舍标准。第五部分,为扩大现有资料的使用范围,谈对人名讹误、异同以及阙名等等作的考证。  相似文献   
10.
《全唐文》所收的各类文章,离现在有一千多年了,在不断传抄、翻刻过程中,误写、脱落、衍文的例子是非常多的,以致在流传下来的各种版本中,即是同一篇文章,也常免不了出现异文。《全唐文》的编者虽然花费很多心血校勘,但毕竟文献量太大,其讹误、疏漏仍然不少。劳格《读全唐文札记》、《全唐文札记续补》共130条,指出95篇文章和42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