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数学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准活动的教学,而不单纯是数学知识的教学,要在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掌握数学的思考方法。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  相似文献   
2.
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数学最基本的数量关系之一.这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分三次出现,六年制第三册先学等分除法问题,是求平均数应用题的基础;第六册和第九册分别学习简单平均数与稍复杂平均数应用题,它们是等分除法应用题的发展和深化.教学简单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生建立平均数概念、掌握数量关系的关键阶段,必须切实学好.  相似文献   
3.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是认识其他形体的基础,它既是教学上的重点,又是难点。特别是小学生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往往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用错。其原因有:第一,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纯属一维空间里的问题,而现在面积的概念进入了二维空间,从涉及长度到研究面积是学生跨进从未接触过的新领域,也是几何知识的一次大扩展;第二,三、四年级小学生对形体知识的生活经验少,对形体的认识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比较  相似文献   
4.
第四册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教学的起始,是从—步计算应用题向多步计算应用题过渡的转折阶段,难度较大。初学时解题往往弄不清楚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容易受一步计算应用题思维定势的影响,未理解题意就简单化地拼凑算式,因此错误率比较高。两步计算应用题与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及解题思路有明显的不同。简单应用题的问题与已知条件是直接发生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问题与已知条件是间接发生关系的,要求出最后的结果必须首先抽出一个隐存的中间问题。为了沟通两种解题思路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5.
20以内加减法单元复习课(义教第一册)福建省闽侯教师进修学校叶树恩福建省闽侯白沙中心校曾秀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教科书第76、77页。指导思想: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四则运算的基础,是提高计算能力的第一道关口,必...  相似文献   
6.
100以内加减法是第二册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整数“二十以内”、“百以内”、“万以内”、“多位数”四个阶段中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由于20以内加减的数值范围小,又基本接近六、七岁儿童的生活实际,教学难度不大。而百以内的加减不但数值扩大了,同时数位概念、计算法则等都相应拓宽,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尽管能初步学会算理和掌握算法,而计算的结果却常常出现差错。因此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十五个教学试验班和十个普通班进行了一次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我县试验班的教学改革工作是有成效的,学生成绩提高很快,但是,师生的负担都偏重。  相似文献   
8.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表内除法”的起始课。教学这部分内容,要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等分除法);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懂得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等分除法是除法最基本的概念,必须理  相似文献   
9.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必须做到各年段、每单元的知识过关。在教学中如何搞好单元知识过关呢?最近学了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法”很受启发。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并辅之以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才能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达到教学  相似文献   
10.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是低年级学生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开始,也是从学习简单应用题到复合应用题的转折,难度较大。根据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难教难学的原因是:(1)不了解简单应用题与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解题无从下手。(2)解题的思路较窄,不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