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侍坐”发生的时间与孔子“与点”的原因,一直以来是学术界争议颇多的两个问题。以“侍坐”发生的时间为切入点,考证“侍坐”不可能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也不可能发生在孔子晚年归鲁之后,具体当发生于孔子教育生涯前期的最后两年,即孔子四十八九岁时;并由此动态地把握孔子“与点”的原因,“胃然与点”是“与点叹己”与“与点与己”交融的复杂体验,是对曾点的关照,更是对自己生命的反思。最后,试图解决孔子“与点”这一文化史上的悬案,真正领悟本章的主旨。非“与点”,仅“各言其志”。  相似文献   
2.
对《九歌》的“民间祭歌”说,作了较系统的考察和批评;从“东皇太一”神的至上性特点,《九歌》创作的神话及经学依据,考辨《九歌》的性质为宫廷祭歌;通过破译诗句中的情感暗码,进一步推论《九歌》的创作时间。  相似文献   
3.
闻一多关于《离骚》总的观点为:《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仙真人体的寓言诗或歌舞剧,并以此解诂《离骚》。这一观点是受了近代经学大师廖平“离骚是仙真人诗”的启发,但青出于蓝,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闻一多对《离骚》作这样的理解,与其神秘主义气质、浪漫主义性情、艺术观、宗教观都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