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育的流浪     
春天里,繁花旖旎,醉迷人眼,可是,你的心灵看见过花吗?只一朵,你看见过吗?是啊,一夜春雨,浥尽轻尘,春花散空,不著痕迹,我看见过吗?在这春风沉醉的晚上,翻看许多册的《三毛文集》,但见云涛情动,纸上风生,可谁又能想到,那放逐里的彩袖绚烂,那流浪里的荒漠甘泉,竟是一个逃学女子的柳枝轻歌。三毛的游记,看似幽细平淡,但性灵的文字里,流动着飘逸的心  相似文献   
2.
吕伟超 《师道》2010,(9):52-53
中国古代乡村生活,无论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自然恬净,还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生意盎然,总是被反复描绘成“风吹花落,落花风又吹起”的田园牧歌式景致,而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也不断在水气氤氲的宣纸上,渲染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难以尽言的乡村生活的无限情丝。  相似文献   
3.
吕伟超 《寻根》2009,(4):72-77
浙江,所谓东南形胜,风雅钱塘,大抵指的是下游一带,那如昆曲般的绮丽华美,直可从《武林旧事》、《陶庵梦忆》一类的笔记中慢慢找寻;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中游地区,则像是性灵的诗词,最宜在杂花生树的暮春三月浅斟低唱;唯有上游一带,因地处偏远,支流纵横,山川复杂,犹如众多飘逸的传奇,细说不尽。单说婺江上游,有一武阳川,夹岸多山,不高不低,众山间有一小平原,说是平原,其实也不过是稍为平整的丘陵而已,稻米、茶叶、桑蚕、金针、苎麻、灰鹅,  相似文献   
4.
铭恩廊随想     
经过一段时间的嘈杂施工之后,拆除围蔽,校门内侧出现了一段并不算长但非常漂亮的风雨长廊。开始不明就里,感觉有点莫明其妙。因为在校门这样重要的地方建这样一段长廊还是很少见的。后来才知这是给那些来校为自己的孩子送汤送水的家长们提供一个暂时歇脚之地(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几乎所有的中学都有不成文的规定,除非极特殊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吕伟超 《师道》2009,(5):40-41
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别离,作为教师,我对此体会尤深。每到毕业季节,校园里吟唱最多的,是一首叫《送别》的骊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从青年学生的口中唱出来,有那么一点儿哀愁,却又不显悲伤;有一点儿惆怅,却有一点儿向往。  相似文献   
6.
行走在教育边上 当下,中国的远程教育可谓是走到了一个“众神狂欢”的时代,但恰恰是在终身教育的理念渐人人心的时候.电大的远程教育反而日益被边缘化了。随着普通高校网络学院的扩张,在市场的压迫下,伴随着突围的渴望与激情,伴随着“在路上”的疲惫,“教育是什么”再次成了当下电大人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当下中国。教育的变革永远也赶不上社会变迁的速度.电大教育与其说是一个社会情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吕伟超 《师道》2011,(12):1-1
电视剧新水浒热播,某夜与家人闲坐,漫谈水浒,月明星稀,晚潮声动,不觉聊到了潮水里的鲁智深。 鲁达,初不识字,到五台山出家后,才开始接受文化教育。在西方,现代学校教育,滥觞于中世纪修道院的"七通艺",那么五台山上的文殊院,也同样应该具有学校的性质。在五台山数百僧众学生中,鲁智深不守纪律,污秽佛堂,醉打山门、毁坏金刚,无疑是顽劣之徒,但深谙生命教育之道的老校长智真长老,能“回到具体个人”,在顽劣表象之下,洞悉鲁达之“达”,不仅生性豁达,有赤子之心,更有“达”则兼济天下的救世情怀。  相似文献   
8.
记得大学毕业,同学在互道珍重的同时,更多是对自己未来的希冀.是啊,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终于完成了学校教育,长大成人,要步入社会,开始自己的"远大前程"了.可是,对汉斯·卡斯托普来说,离开大学校园,却是人生成长的开始,汉斯·卡斯托普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小说<魔山>里的主人公,魔山是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上,一家名为山庄的肺病疗养院,山上大雪覆盖,景色秀丽,但在小说里,山庄却充斥着神秘、疾病、死亡、爱欲和颓废.  相似文献   
9.
吕伟超 《师道》2010,(4):49-50
记得大学毕业.同学在互道珍重的同时.更多是对自己未来的希冀。是啊,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终于完成了学校教育,长大成人,要步入社会.开始自己的“远大前程”了。可是,对汉斯·卡斯托普来说,离开大学校园.却是人生成长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吕伟超 《师道》2014,(11):39-40
生活.有时.不过是声音的汇集。每天,我们进入,或是逃离。单位身处闹市,车水马龙,颇为嘈杂。边上是一个公园,清晨,我去公园散步,须先快速跑过公园的广场——广场舞的歌声和鼓点,和制造它们的大妈们,如色块斑斓的冲击波,已经把周边的房价,打压得抬不起头来了——因此。跑的时候,我必须尽可能地,低着头。有时我跑到公园东首的寺庙边,听梵音缭绕,有时跑到公园西面的小学旁.听书声琅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