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广义的知识分类可以将地理知识分为地理陈述性知识和地理程序性知识。地理陈述性知识是回答“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等问题的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术语、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数据等;地理程序性知识是有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地理感知能力、地理信息能力、地图运用能力、地理阅读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等。地理陈述性知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而程序性知识是培养地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的关键。根据不同知识类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逐渐受到重视。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但目前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的案例教学法还存在不足之处。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针对地理学科一般性与特殊性、普适性与区域性并存的特点,提出“正例”与“反例”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方法,以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地理规律,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为中学地理教师提供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3.
教学策略是指教学过程中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最佳方法和技巧,它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在地理课程标准里,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表述了在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程度。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运用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的同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具备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中学地理知识分类根据广义的知识分类,笔者将地理知识分为地理陈述性知识和地理程序性知识。地理陈述性知识是回答“它在哪里”、“它是什…  相似文献   
4.
一、中学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有较强的政策性和技术性,应注意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使课堂教学评价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便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关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国内一些学者研究的比较透彻,切合我国实际,值得借鉴。其主要观点如下:(1)普适性原则。我国各地国情差异较大,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和主要材料仍由国家统一编订,所以应当设计能够涵盖各地目前评估体系的指标体系,至少在一级指标上达成共识,能为各地所接受,以增加评估的可比性。所以下列方案以传统指标体系为基础,适当加以更新。(…  相似文献   
5.
在“素养本位”的影响下,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呈现出“既不易学也不易教”的特点。究其原因,是高中人文地理中的非良构知识和问题较多。文章以认知弹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认知弹性理论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的意义,探索了认知弹性理论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有较强的政策性和技术性,应注意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使课堂教学评价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便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关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国内一些学者研究的比较透彻,切合我国实际,值得借鉴。其主要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根据广义的知识分类可以将地理知识分为地理陈述性知识和地理程序性知识。地理陈述性知识是回答“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等问题的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术语、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数据等;地理程序性知识是有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地理感知能力、地理信息能力、地图运用能力、地理阅读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等。地理陈述性知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而程序性知识是培养地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的关键。根据不同知识类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自编的"大学生教材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某高校403名本科生进行了大学生教材使用满意度调查研究。研究结论:(1)学生对教材的编印质量、适用性、定价及配套服务的评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2)学生在注重教材内容的同时,对教材的"附属物"提出了更高要求;(3)学生对教材满意度的评价不受高低年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7个教材满意度指标低于50%的原因,并从教材编写者、出版社及物价管理部门、学校教材管理部门、授课教师、学生五个方面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霞  吕宜平 《地理教育》2011,(10):54-55
一、支架式教学概述支架式教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适用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的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概念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界定,在文字表述上也不尽相同,其最为广泛的定义是:“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10.
地理野外实习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针对地理野外实习的功能和价值,提出了不同类型实习的组织和教学模式,并对地理野外实习的评价原则和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