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张掖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古城遗址、古寺建筑和出土文物,这些都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旨在重点介绍张掖古城的形成与发展,以突出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基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和保护不够的现状,提出开发与保护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北关小学是一所具有58年校史的首批省级示范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68人,学生2685人。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从整体上进入了内涵发展的全新阶段。为了适应教育形势,走出一条教学育人的新路子,我们紧紧围绕以"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宗旨,以"基础扎实、特长明显、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可持续发展"为育人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形成办学特色。一、程序化管理有特色1、全员参与。从管理与业务相辅相承的角度考虑,我们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每位教职员工根据聘任  相似文献   
3.
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清朝实行了“蒙藏分治”政策,进而实现了对青海的完全统治。随着青海蒙古族的日益衰弱和藏族的逐步强大,原蒙古族统治青海时期的蒙藏格局打破,“分而治之”下两族所占牧地与发展人口之间的不协调局面客观存在。因藏族部落人众地狭的客观矛盾日益突出.黄河以北环湖草原成为各藏族部落争向迁移的游牧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自平定罗卜藏丹津之后,清朝为实现对青海的完全统治,实行了"蒙藏分治"政策,对青海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利用文献档案史料全面阐述清廷的"蒙藏分治"政策,进而深入分析青海地区蒙藏关系发生变迁的原因以及蒙藏冲突的表现,旨在全面客观地看待青海蒙藏历史。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出于"认知和审美的需要",还是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或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普通百姓对于政治报道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对相关媒体从业人员来说,无论是出于竞争的考虑,还是自身的社会责任,提高政治报道的可读性,都是责无旁贷的。本文以外交类报道为例,从受众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采编过程中提高政治报道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校坚持“科研兴校”,承担了省十二五课题“小学单元整合模式探究”,以研究为杠杆支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历史上,边疆问题一直是历代王朝实现国家统一、民族振兴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对边疆民族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历代统治者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边疆民族政策。清代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其采取的边疆民族政策呈现独特的历史特点,“满蒙联姻”“因俗而治”“分而治之”、利用宗教等都成为了清代边疆民族政策制定的依据和内容。对清代边疆民族政策度依据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当今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和谐处理可供历史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班牙国粹     
在欧亚大陆最西端伊比利亚半岛的罗卡角上,一座高耸入云的石碑上面撰刻着“地尽于此,海始于斯”的词句。占据伊比利亚半岛五分之四以上面积的西班牙,同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国远隔千山万水,但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他那不朽的名作《堂·吉柯德》、拜伦(BYRON)笔下那风流惆说的剑侠《唐璜》、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这里,既是世界著名歌剧《卡门》和《塞维亚的理发师》的诞生地,也是大画家毕加索、戈雅。米罗、达利的故乡。西班牙的国粹:萨尔苏埃拉剧、斗牛和弗拉门戈,更是将这块神奇的土地装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