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探究三力平衡条件》是高一物理第一册的内容,在本课题设计中以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为手段,充分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从而获取问题的解决,是一次新课程下教学创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圆柱体模型法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在物理教学中也经常用到.所谓圆柱体模型法,就是将研究对象看成是一个圆柱体,或者把物理过程分解成无限微小过程,然后选取其中一个微小部分或微小过程,把他看成微小的圆柱体,进行研究.通过对这个圆柱体的分析研究,确定物体的受力、运动或者运动状态的变化.从而将不易分析的、抽象的、难以...  相似文献   
3.
近似处理法,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观察物理现象、进行物理实验、建立物理模型、推导物理规律或结论,处处渗透着近似处理的思想方法,所谓近似处理法,就是突出主要因素,摒弃次要因素,进行近似处理,善于对实际问题进行合理的近似处理,简化物理过程,找到简明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科学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体现。历年的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都比较注重对学生近似处理能力的考查。本文通过几道物理竞赛试题的解析,探讨近似处理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4.
吕未寒 《物理教师》2010,31(11):30-33
STSE是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英文缩写.STSE教育思想是对STS教育的延伸.它强调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其显著特征是把当今时代与科技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纳入教育之中,包括科技的应用问题、科技发展动向问题和科技的社会伦理问题等.2010年的高考物理卷中,涉及这方面有多道题目.  相似文献   
5.
吕未寒 《中学理科》2006,(2):27-28,32
微元法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也经常用到.所谓微元法,就是将研究对象分割成无限多个微小部分,或者是把物理过程分解成无限多个微小过程,然后从中选取一个微小部分或微小过程(称为微元),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该微元的分析研究,可以确定物体的受力、运动或状态变化等等.运用微元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将不易分析、难以确定的研究对象或物理过程,转变为容易分析的、简单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