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本文以上海市青浦区高中生为被试,调查农村高中生眼中的积极人格品质,并对影响高中生积极人格形成的因素进行探究。我们发现,农村高中生眼中的积极人格品质有:宽容(恕)、诚信(实)、幽默、热情、乐观、谦虚、友善(善良)等。一些学生的积极人格观则有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如孝顺、勤奋、乐于助人等。对影响因素进行主成份分析得出了六个影响因子,其中自身倾向及人际关系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理想、个人爱好、朋友类型、同学关系等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为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些在城市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受教育年限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等原因,导致其中的大多数人处于城市边缘,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近年来,城市在帮助这一群体掌握职业技能与城市生活的必备知识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法律保障、政府管理、用人单位尽责等方面并不尽如人意。因此通过开展广泛的职业培训与城市文化教育,对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境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倾听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发生在亲子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矛盾冲突.有时源于彼此没有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语,没有理解对方的情感需求。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做一个懂得用心、用爱去倾听的人。  相似文献   
4.
曾经看到一篇以此为标题的短文,初看此题,我很疑惑,现代家庭教育中都提倡父母与孩子交朋友,但是谁做谁的朋友难道还有差别吗?看完短文,再仔细想一想,还真是有些道理。作者说当你做孩子的朋友时,你得蹲下来,和孩子一样高的时候,你会想孩子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