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改革的实践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如何更新观念,抓住机遇,确立目标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提出了高校如何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树立"以质量和效益求发展"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观念;树立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的观念.文章还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作了认真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正>联想,是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的心理活动,是由此及彼的思维方法,是接通解题思维的桥梁.在数学解题中往往可以通过联想,找出相关的原理、方法、结论或命题,再灵活使用这些知识,则能达到准确简捷的解题目的.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提高办学规模效益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竞争吉林工业大学吕贵《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是: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协调发展,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办学效益,实行分区规划,加强社会参与。对于一所高等学校来讲,...  相似文献   
4.
建立研究生课程授课质量 评估制度的初步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证学位授予水平,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问题。实践证明,积极开展教育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探求和建立研究生课程授课质量评估制度,是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我们在逐步总结以往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检查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我校《研究生课程授课质量检查(评估)实施方案》,进行了初步尝试。本文就建立研究生课程授课质量评估制度发表点我们的粗浅认识,以求教于同行专家们。一、建立研究生课程授课质量评估制度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以往很长一段时间我校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质量检查沿用过去本科教学的期中检查方法,主要采用召开座谈会,院、系、部及教研室领导听课方式进行。在座谈会上,大家往往因种种原因难以真实全面的反映情况,  相似文献   
5.
因义务教育阶段收取“杂费”而导致教育乱收费和弱化了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等问题的产生,于是人民群众呼唤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中央政府免费政策尚未出台之前,有很多地区自发地提出了“免费义务教育”的口号.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应当明确免费义务教育尝试的特点、不足和意义,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也关系到我国学位授予质量和学位声誉。因此,探求出一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管理、控制,保证学位授予质量,是健全和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关键之一。加强课程质量的宏观管理,对课程授课质量进行有效的检查评价,是实行科学管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校师资队伍稳定与流动问题的思考吕贵(一)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但是,近些年来师...  相似文献   
8.
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政治的高度,落实邓小平同志“三个大局”思想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作出的重大调整;是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它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重心的重大转移,也是中国经济实现向内需主导型发展模式的转换.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腾飞,缩小东西部的贫富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模式和机制初探王卓,吕贵,王宏亮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是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责任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学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