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显得更加突出.而在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能将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形象化,还能将教师的思维方法、操作技能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牛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事半功倍".因此演示实验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清廉王建安王建安将军(1907—1980),长身赭面,古稀之年白发如银,眉目耸鼻。将军生活俭朴,为官清廉,有“王清天”之谓。王建安将军下部队轻车简从,最反对前呼后拥,迎来送往。1977年初夏,王建安将军至厦门某军视察。见军、师领导驱车欲陪同前往,将军不悦,问:“你们来干什么?”答:  相似文献   
3.
粟裕 粟裕将军常自谓“沧海一粟”。某日,粟裕将军访叶剑英元帅。临别,叶帅扶杖送。粟裕急阻之曰:“老帅相送,不敢当。”叶帅日:“百战之老将,不简单哪,岂能不送!”粟裕对日:“沧海一粟,不足挂齿。”叶帅望将军背影叹日:“战功高不居功,贡献大不自大。更不简单哪!”  相似文献   
4.
张爱萍将军的夫人李又兰解释将军的名字时说:青萍、莫邪乃干将之宝剑,爱萍,即爱剑. 将军喜爱摄影,战争年代曾拍摄照片上千张,十分珍贵.晚年仍乐此不疲,凡外出活动,相机必挂胸前.不认识他的人误以为他是.位摄影师,熟知的则称他为"将军摄影家".  相似文献   
5.
从事新闻工作20余年来,我有幸陆陆续续采访了我军200多位开国将军。他们中有上将王震、张爱萍、许世友、陈锡联、陈士榘、王平、划震、陈再道、韩先楚等,中将张震、廖汉生、莫文骅、皮定钧、媪玉成、张才干、杜平、聂凤智、胡奇才、刘兴元、刘昌毅、苏静等,以及少将刘华清、郭林祥、向守志、尤太忠、李德生、严政、龙书金、丁盛、周世忠等。目睹将军风采,耳聆壮士谈吐.使我写出了一批将军素描或专访。这些文章发表后,不少被全国数十家报刊及海外报纸转载。  相似文献   
6.
吴东峰 《初中生》2012,(Z4):16-18
正悦读之前:张爱萍将军文名满天下,有"军中才子"、"马上诗人"之称,军中才学之士无不为之折服。张爱萍将军的夫人李又兰解释将军的名字时说:青萍、莫邪乃干将之宝剑,爱萍,即爱剑。将军喜爱摄影,战争年代曾拍摄照片上千张,十分珍贵。晚年仍乐此不疲,凡外出活动,相机必挂胸前。不认识他的人误以为他是一位摄影师,熟知的则称他为"将军摄影家"。将军擅长书法,尤  相似文献   
7.
1984年,国庆阅兵。在阅兵指挥车上,小平同志旁边立着一位目光炯炯、威风八面的将军。这位曾被时人赞为"神将"的军人就是秦基伟,当时他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8.
《新闻与成才》为我们提供了新闻业务学习的教材,说老实话,军报的《新闻与成才》及新闻函授办到我们心坎上了,我们去年开始征订,现在做到每位编辑一份。作为唯—一家中央级军事新闻业务杂志,我们感到在有些方面亟待加强。我们军区一级报纸,同志们喜欢看什么,需要报道什么,这个新闻导向的提示,主要是着军报和《新闻与成才》n因此《新闻与成才》有必要增加一些栏目,介绍有关新闻报道经验和体会,介绍记者采访的经历,特别是重大事件的采写体会。增加《记者回忆录》栏目,刊登我们熟悉的名记者的文章,要减少某某领导重视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9.
儒将萧克     
在外国记者笔下,中国的许多高级军事将领都栩栩如生。关于萧克,他们描述道:"一位军人学者。""一个善于思考、有学者风度的人。""思维如箭一般敏捷而尖锐,蕴藏着一种令人生畏的力量。"1936年7月,中央军委颁布红二方面军及干部任职命令: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委,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委。萧克当时年约29岁,是一名年轻的红军领导。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1月20日,开国上将洪学智在京病逝,享年94岁。他是我军惟一两次被授上将军衔的人。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33年后的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这在世界军事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因此被人们誉为“百战将星。”[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