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体育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减负增效”这个理念已深入人心,植根于各项活动中。我们现在应殚精竭虑去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因为心理负担往往会导致心理疾病,而“心理的疾病比生理的疾病为数更多,为害更烈。”(古罗马哲学家西赛罗语)教育是艺术,心理上的减负与保健更要讲究艺术。“艺术起于至微”(列夫·托尔斯泰语)。心理负担源头杂多、表现微妙,因此,心理上的减负要着力于“至微”处。  相似文献   
2.
听课,是教师间互相学习和切磋教育教学技艺的一种重要形式。听课者走入课堂,一切言谈举止和情绪反映都与课堂效果密切相关,理应成为课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有些教师在听课时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致使课堂上出现了许多不该有的尴尬。事后师生对此颇有微词。笔者认为,教学无小事,处处有学问。听课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更讲究艺术性的学习。 听课者应有“备”而来。课前,对于授课内容、教师情况和学生情况应有个大概的了解与把握,设想一下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心中有数,听课时方能有针对性地思考、比较与学习。听课者衣着色彩不可艳丽,款式不可新奇,否则会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备齐各种应用材料,力避在课堂上东挪西借,以致于扰教与学的正常进行。 听课者走入课堂,就是课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首先,要注意选定合适的听课位置,尽量坐在教室左边或右边的中间位置。这样便于观察学生学习时的表现,较客观地测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听课时坐姿要端正,不宜两腿交  相似文献   
3.
走出“提高时效”的怪圈:提高时效,是众人追求的目标和执著的行为。提高时效,就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就能在充分利用的互动中承继性开发出新的资源。但提高时效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统筹安排,是最常用的一个提高时效的好策略,但统筹而低效的“欺人和自欺”的滑稽剧却常演不衰。课堂上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自去思考、讨论拟定的问题,然后各组代表发表看法,小组间再互评。这样的统筹,看起来学生互动起来,事实上各组思考各组的问题,怎知另一组解答问题的客观与否?课堂上请一位或几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去做其他的事。然后,全员去评析学生…  相似文献   
4.
梅纽因说:“学习的动力首先还得来自于学生,这一动力正是我们必须从他们身上去发掘的。”那么,如何发掘学生的学习动力呢?依笔者的初步尝试认为:让学生去“听课”,不失为发掘其学习动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何谓“学生听课”?即是让本班学生代表像老师一样走入其他班级或其他学校的课堂,耳闻目睹那个课堂  相似文献   
5.
1990年伊始,邵阳市教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始了“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工程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奋斗,我市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存在哪些不足?世纪之交我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昨天的回顾,对今天的审视,对明天的展望,就以上问题作一些粗浅分析。1 回顾昨天成就令人瞩目a.十年努力奋斗促进了全市中小学实验设施与装备建设的空前发展,到1998年止,全市通过了省级验收,基本上完成了普及任务。b.教师演示实验开出率大多已达到或接近100%,学生实验率也…  相似文献   
6.
7.
90年代伊始,市教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工程建设,经过近10年的努力奋斗,我市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一、回顾过去:我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导致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也日渐加大。情绪问题引起身心疾病已占总人口的10%。最新调查:北京市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有70%~80%所患疾病与心理因素有关,65%~90%所患疾病与精神有关。在校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近30%。现在社会越来越需要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人才,校园内师生面临的“优胜劣汰,适者生  相似文献   
9.
《杜鹃枝上杜鹃啼》【自读导言】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 ,名叫杜宇 ,他后来禅位退隐 ,不幸国亡身死 ,死后魂化为鸟 ,暮春啼苦 ,至于口中流血 ,其声哀怨凄悲 ,动人心腑 ,因名为杜鹃。又叫杜宇 ,因其声若“不如归” ,也叫子规。而杜鹃花则传为杜鹃血染成。后世即以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 ,或多用作离愁的寄托。自古以来 ,文不绝书。作者即以此为契机 ,生而发之,从给自己起名“瘦鹃”写起 ,写到了“愁种子”的欢愉之声 ,写到了自己“从此东涂西抹 ,沿出至今 ,倒变成了正式的名号”的过程 ,从而暗示人世间的悲苦并非不可变更。作者从悲苦之…  相似文献   
10.
走出"怪圈"     
教育是艺术性很强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是塑造人类灵魂的特殊事业,而教师则是具有特殊人格魅力的工程师。但据笔者审视自我和周边教师的言行,发现某些教师缺乏足够的职业意识,陷入了许多教育“怪圈”,正不同程度地贻误着学生。现举出三例,和众同仁共同思考。一、走出“教书愚人”的怪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分,但某些教师却是“教书愚人”。有的仅仅视“教书”为谋生之术,无视工作的特殊性、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