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由于课堂学习的单一性与学科的封闭性,中小学生的学习被禁锢在课堂与教学课本中,课外阅读活动成了农村学生的奢望。自上海课程改革以来,语文学科中安排了1—2节“阅读”课,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架起了桥梁。但由于受单一课程观的长期束缚,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还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有必要围绕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材文本大都融贮着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切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之对话,发掘丰富的意蕴,提高艺术的鉴赏能力,阅读课堂才能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振的情感历程和共创的人生体验,才能让学生的心智得以升华,生命价值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这是三年级的一节习作课,内容为写一写自己在草丛、树林、池塘或泥土等地方的发现.课堂上,我按照教学设计结合例文进行了细致指导,孩子们也很快完成了初稿.本以为效果会不错,没想到稿子交上来一看,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孩子均是循规蹈矩地按照我上课指导的思路来写,根本没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发现,文章也就没有任何新意可言,而真正算得上精彩的习作屈指可数.看得出来,这些孩子平时没有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写时就套用老师课堂指导的思路,仅凭自己的点滴记忆或足想象就完成了这篇习作.没有真情实感,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无法打动人心.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4.
这是三年级的一节习作课,内容为写一写自己在草丛、树林、池塘或泥土等地方的发现。课堂上,我按照教学设计结合例文进行了细致指导,孩子们也很快完成了初稿。本以为效果会不错,没想到稿子交上来一看.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孩子均是循规蹈矩地按照我上课指导的思路来写,根本没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发现,文章也就没有任何新意可言,  相似文献   
5.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进行了剖析,呼吁要还语文本色。他在这片文章中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一是"虚",即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二是"闹",即为体现学生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而造成"假主体行为";三是"杂",即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让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四是"碎",即零敲碎打,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五是"偏",即轻视"双基",完全否认接受学习,弱化教师职能。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据此,我们一致认为,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根鸡毛飞上天,建襄名校树人才”,这一赞誉使上海市徐汇区建襄小学声名鹊起。这所由吴佩芳等3位教师于1958年在困境中创办的民办小学,45年来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和敬业爱生的精神,从而形成了“建襄精神”。在经济和社会取得巨大发展和进步的今天,在教育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再提“建襄精神”,弘扬“建襄精神”.因为这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8.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呼吁要还语文本色.他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一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二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而造成"假主体行为":三杂: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四碎:零敲碎打,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五偏:轻视"双基",完全否认接受学习,弱化教师职能.  相似文献   
9.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我应该感到自豪 才对》的教学中,充分实践了“以读为主线,以说话训 练为核心”的组块教学,整堂课亦庄亦谐,机智幽默, 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师生合作,向我们展示 了一堂智慧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