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提出,为高校加强政府采购与资产协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制度支持。该文通过对预算管理一体化进行分析,详述预算管理一体化对高校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产生的影响,针对两者协同管理中面临的采购计划性差、重复购买、竞争不足、资产配置质量低等问题,提出在一体化的理念下,通过引入采购计划预警机制、建立政府采购云共享平台、完善政府采购良性竞争机制、建立服务一体化的政府采购管理队伍等措施,助力资产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年采购金额的激增与优质专家库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高校在使用专家库过程中存在高校自主采购各自为政,评标专家资源浪费严重;专家数量不足,影响服务侧质量的提高;选取专家方式单一,存在信息外泄风险;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专家有进无出等问题,提出建立高校间"云专家库",包括统一评标专业划分标准和专家管理制度以及远程管理,从而解评标专家人才资源共享之难;扩充和更新评标专家库,解专家不足、不专之急;利用信息技术以"双盲"替代"双人",杜信息外泄之险;完善考核机制,利用"线下"传统考核加"线上"智能监督以及全流程管理,将失职专家列入"黑名单",解专家不公之患,以期促进高校采购专家库建设的健康发展,提高政府采购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校政府采购对招标代理机构规范化管理滞后于实务操作现状,以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应用SWOT方法分析招标代理机构。提出建立"内控-动态-约束"的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管理模式,通过"采购部门—采购人"内控体系建设,解决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招标代理机构"逆向选择"供应商;通过"采购部门—代理机构"动态系统建设,减小代理过程中的信息差和时间差,通过建立准入机制和诚信评估体系、完善招标代理合同、共享数据信息,从而彼此制约、共同提高代理质量;通过"代理机构—经办人员"约束体系建设,提高代理源头和代理过程质量,避免"道德风险";借助于政府对代理机构检查之力、利用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营造招标代理机构良好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设备招标采购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基于用户导向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善科室设置和法规制度以解用户之困;采购流程优化再造以解用户之难;培养专业人才以解用户之疑;创新服务方式以解用户之惑。旨在对完善高校设备招标采购、提高招采质效进行有益的探索,为高校设备采购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双一流"高校建设,小额零星采购总量逐年增加,凸显高校采购发展的瓶颈效应。从抓采购合同全过程管理入手,分析小额零星采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高校小额零星采购合同全程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提出多项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小额零星采购的管理,探索新型小额零星采购方式,突破高校采购发展瓶颈,提高职能部门对学校发展的保驾护航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高校政府采购部门,从业人员廉洁自律的"自控体系"和内部相关部门的"内控体系"建设尚未完善,外部的监督机制难以形成有效制约,影响廉政建设。分析高校政府采购特点和建立"双控体系"的重要性,提出从廉政文化建设、敬畏法律的自觉、珍惜政治生命三方面,建立以廉洁自律的"自控"夯实以德养廉的基础,实现廉政意识"入脑、入心";从完善制度、强化工作流程、实行工作问责制、建立政府采购大数据、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等方面,完善部门内部的"内控体系",营造内部廉政拒腐的政治生态环境。通过运行"双控体系"建立"以制保廉"的政治生态,配合纪律检查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探索高校政府采购"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