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以来美国中国学的新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以来,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美国的中国研究出现了对主流中国研究的批判、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的转变以及注重提升研究质量的新走向。随着这些新走向的进一步发展,美国的中国研究呈现“学术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费正清视阈中的毛泽东时代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正清不仅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史专家,同时也是毛泽东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费正清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和观察思考,认为毛泽东所领导的革命是一场“为了老百姓”而重建中国的革命,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是福音;毛泽东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虽出现过一些失误,但仍不失为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性成就.无论是毛泽东所领导的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都是由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解放、繁荣和为中国人民谋自由、民主、幸福这两大梦想所推动.  相似文献   
3.
发韧于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汉语教育,至中美建交时已有百年历史。在这百年间,美国的汉语教育受国内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中美关系、国际政治形势等外部因素以及汉语教学方法、语言教育思潮等因素的牵制,经历了初创、转折、跃进到停滞等一系列波折变化。美国汉语教育在这百年间所历经的波折变化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政治内涵,折射出百年间中美关系的变迁和学习汉语动机的更移;同时,它亦启示我们,当下海外"汉语热"能否具有稳定性和可持久性,更为关键之处在于增强中华文化对海外人士的内在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自耶鲁大学于1876年率先在美国高校创设中国语文讲座起,到1949年美国高校开展中国知识教育已有半个多世纪。总体上看,美国高校的中国知识教育虽有所发展,但从课程开设、师资人数和质量、以及选修学生人数来看,仍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带。正因为如此,许多美国人对中国缺乏了解。无知产生偏见和敌意,当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美走向隔绝对峙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日益崛起,毛泽东时代遗产及其同改革之关系渐成美国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在美国学者看来,毛泽东时代留下了包括“现代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社会民生得到一定改善”、“建立了一个有效的政府”、“形成富有价值的理念和思维方式”等在内的既复杂而又矛盾的历史遗产.毛主义遗产对此后中国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亦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美国学者关于毛泽东时代历史遗产的解读启示着我们,虽然中西方学者在研究视角、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和基本结论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也正是通过了解相异的观点与方法,对其进行深刻的分析、批判和借鉴,必将刺激我们的学术自省意识,进一步推动我们对毛泽东时代历史遗产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民初以来,留学美国渐成热潮,一波接一波的中国学生乘风破浪奔趋美国.中国留学生的到来,对处于“荒村”阶段的美国汉学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留学生对美国汉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们积极为美国汉学界提供语言帮助,或承担教授汉语的工作,或担任美国汉学研究者的助手,帮助其翻译中文资料;他们在学习美国方式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介绍宣传中国社会和文化,以增进美国人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了解;他们通过所撰的汉学博士论文,为美国汉学界提供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论著,与此同时其汉学博士论文还为美国汉学界带来富有价值的信息、材料,丰富了美国汉学家的知识,拓展了美国汉学研究者的视角.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非常注意汲取中国留美学生等知识移民所带来的关于中国的“奇异”知识及其提供的观点和方法.这也正是为什么在20世纪初还是世界汉学“荒村”的美国,到20世纪50、60年代即成为汉学重镇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7.
魏斐德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史和上海史研究专家,但他也曾涉足毛泽东研究领域。魏斐德之所以涉足毛泽东研究,主要是与当时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与纪念其刚去世不久的导师列文森以及发现了与毛泽东相关的新史料等因素有关。魏斐德的毛泽东研究具有与众不同的研究视角、独特的研究方法、鲜明的列文森范式等显著特点。也正因为魏斐德毛泽东研究方法的独特,他的毛泽东研究著作在美国学界备受争议。魏斐德的毛泽东研究启示我们,虽然中西方学者在研究视角、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和基本结论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正是通过对相异观点与方法的了解、分析、批判和借鉴,将刺激我们的学术自省意识,进一步推动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研究的学术事业。  相似文献   
8.
1950-1970年代中国大陆翻译的海外汉学著作不下百本,然而学界对此尚无专文介绍。1950年代,为响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国内重版了一批海外考证性汉学著作;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译介出版了为数不少的有关中外关系、帝国主义在华活动等方面的海外汉学著作;十年"文革"中后期,则译介出版了一批研究中俄关系、俄国人在中国东北活动的汉学著作。1950年代至1970年代海外汉学著作译介具有不同时期各以不同国家的汉学家著作为主体、选译的标准为作品具有代表性或史料价值、选译的目的主要在于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和帝国主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