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解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成年人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文中自然存在着两个“我”,一个是过去的童年的“我”,一个是现在的成年的“我”。两个“我”的生活环境、学识思想大不相同,那么两个“我”眼中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是否一样呢?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习《端午的鸭蛋》,对那文白夹杂、幽默诙谐、平淡有味的语言都很感兴趣,但是对文章的结构安排却难以理解.以往我总是很详细地给学生解释,可是对于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要理解《端午的鸭蛋》这种漫谈式的散文结构,理解曾经沧海的汪曾祺老先生闲适自由的散文风格,可真没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3.
说明的顺序     
课堂回放 一、习作展示,发现问题 (任务驱动,课前写作) 1.2020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华夏大地肆虐.为此,武汉封城,社会摁下了暂停键;为此,白衣天使勇敢逆行,视人民生命为第一.又逢春天,虽安居校园,亲爱的同学,警钟却不能不长鸣.请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既有经验,写篇说明文向七年级新生介绍你眼中的新冠肺...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单篇课文教学要发生四个转变:文本地位,转变为特定学习主题统摄下的大单元的组成部分;文本作用,转变为为解决问题提供知识和方法的载体;教学重心,转变为以满足学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为教学重心;学生学习,转变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5.
研究黄厚江阅读教学艺术,通过分析具体课例,回答了怎样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怎样才算得体和阅读教学怎样进行写的训练三个问题,为解决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主体地位难以保证、文本阅读不遵循文体规律和课堂上写的语用训练很少的问题,提供了思路与案例.  相似文献   
6.
吴如厂 《学语文》2011,(2):80-80
一次.我到一所农村学校参加市里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竞发生了一件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事。那天.我上的是七年级的传统篇目——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相似文献   
7.
2011版课标对第四学段古代诗文的学习目标是这样描述的:“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语文实践活动缺乏逻辑关系的现实,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第一层级连锁问题,串联大单元教学的语文实践活动;运用第二层级连锁问题,促进每一项语文实践活动充分展开。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在课堂上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一定要以“语言”为基础,要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文章以《邓稼先》教学为例,具体地论述了如何在语言运用训练活动中发展思维品质、在语言赏析活动中培养审美能力、在语言品读过程中传承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在课堂上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课近尾声,读到结尾"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一句时,有同学认为这好像与百草园或三味书屋的生活关系不大,有多余的感觉。课堂又掀起了波澜。生:我同意删去。本文主要写鲁迅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片段,表现了童年鲁迅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