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讨汉字形体结构,素有独体曰文,合体曰字之说,进而断定象形指事为独体,会意形声为合体。是说源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显于清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叙》曰:“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许慎只告诉我们:文是依类象形的,字是形声相益的;先有文,后有字。从“依类象形”而言,似乎文仅指象形;就“形声相益”而论,似乎字单指形声。文还隐含着指事,字还隐含着会意,至少在字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东汉以前,文与字实同义,均表示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亦谓之名或书。《左传》曰:“夫文,止戈为武。”(宣公十二年)又曰:“故文,  相似文献   
2.
一、合体象形的类说象形是汉字构造的基本法则。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一文中指出:“中国文字的基础是象形。”今人谈到“六书”,常常取用许慎的称谓,采纳班固的次第,置象形于六书之首端,也正是为了表明象形在表意制汉字构形中的重要地位。古今文字学论著者,曾对象形做过分门别类的工作。由于各人采用的方法不同,故所得的类别各异。大而言之,可归纳为以下两种: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一种表意制文字。以形托义是汉字最本质的属性。传统六书说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所以成为系列化的四种造字之法,是因为它们之间既具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就其共性而言,这四种造字方法均含浓厚的图画色彩,都可以按形索义。就其个性而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各自采用了不同的表意手段,都有独具的特性。可以这样说,考其共性,它们息息相通。察其个性,它们各得其法。本文论述的范围,在于判析指事符号属性,揭示指事的表意手段。大千世界,绚丽多彩。反映客观事物的概念有具体的,当然也有抽象的。沿用绘画  相似文献   
4.
一有人发问,什么是综合改革?“改革”一词,习以为常,就是改去、革除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革除弊端。把改革的对象和内容放进去,就出现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说法。不论那种改革,都意味着改去和革除不适应的东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改革是为了改去和革除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长期形成的僵化体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我们所作的种种改革,不是改弦易辙,背离社会主义轨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