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材料要典型 观察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活动方式,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提出问题甚至发现一些规律。科学课上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五光十色的生命世界,也要让学生认识形形色色、精彩纷呈的物质世界,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由沈玉兰老师执教《砂和粘土》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自然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要着力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且落实到学生的主体作用上,从课堂教学结构来看,学生的观察、实验、思考等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砂和粘土进行认识和探求的。沈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每个环节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黄健 《科学课》2008,(9):36-38
教学目标 1.能设计实验并利用已有器材将盐“变”来“变”去(溶解和提取食盐),能整理制作出盐的变化过程示意图并由此引申,建立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吴希余 《科学课》2009,(11):32-34
猜想是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抓住这一环节有效地进行教学,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猜想,避免让猜想的教学环节流于形式,这是当前科学教学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看了黄智林老师《水的蒸发和沸腾》教学纪实课,颇有感受。 一、采用“用湿布擦桌子比赛”的竞赛激发法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上好本课打下了基础。 二、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举例分析引出蒸发的概念及蒸发的条件,循序渐进,层次清楚,符合小学自然教学的规律。 三、分析“水的沸腾”。安排学生从实验入手,这是又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充分体现了自然教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吴希余 《科学课》2008,(9):52-53
探究源于问题,有问题才会引发探究活动。如果学生不会提问、教师不善于引出问题并组织筛选,那么就可能出现因问题指向不明、探究主题不定而使研究难以深入的局面,因此,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猜想是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抓住这一环节有效地进行教学,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猜想,避免让猜想的教学环节流于形式,这是当前科学教学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继《辨听声音》之后,在同学们已认识了不同物体会发出不同声音的基础上,关于声音的又一探究主题。教材按照“提出问题—获取事实—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实验分析—归纳结论—应用拓展”这一发现式探究活动的程序组织内容,共安排了两个活动:观察发声的物体;自制小乐器。教学目标1.亲历物体发声的体验、实验、观察探究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步骤,初步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2.与同学合作交流,研究,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初步学会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小乐器,体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3.学会在比较…  相似文献   
9.
教研意识要革新 教研意识直接影响着学科教学与改革。长期以来,教育由于忽视科学研究,导致教育思想陈旧、教研意识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评价手段贫乏,这种非科学化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教师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培养和教改意识的形成。要改变这种局面,教研  相似文献   
10.
在湖南省湘潭县组织的一次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的素质教育讲学活动中,自然学科设计推出了《热辐射》一课,在全县范围内巡回上课,获得了成功,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我们之所以设计、推出《热辐射》这一课,一方面是以前对这一课的教学研究比较少,另一方面是觉得它确实有值得研究的地方,最主要的还是试图通过这一课的教学示范,给全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