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是专家们经过科学的论证后编写出来的,是比较规范、比较科学的教学资源。不过,同一套教材对不同地区学生的适应性是各不相同的;而且它与每个学校的现实资源情况多少会有点距离,这种距离,影响了课程的适切性。不过在使用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数感是关于数与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它表现为对数与量的一种直觉。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然而,不少教师或理论认识欠缺或实践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建立数感。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一、在从"一捆"到"一个"的演变中,感悟位值原理数感首先表现为对数和数量具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学习中,面对缺少思维难度的提问、做过好几遍的习题、只要通过计算就能完成的作业,孩子们往往出现精神萎靡、思维迟钝的学习状态。学习心理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只有对学生来说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才能提高他们的注意水平,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也才能更好的发展他们。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渴望经历挑战。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及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为学生设计出有利于他们个性发展的课程。通过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自尊感、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让学生的个性在深度上获得充分发展、广度上获得多元发展、整体上获得和谐发展,在与周围的环境(包括人、物、氛围等)的交互中实现共生发展。同时有效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课程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带着蛰伏的力量与初生的喜悦,在阳光灿烂的早春三月,《江苏教育研究》专题版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捧着专题版第一期,我奔走相告!引来无数惊喜、渴求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这是我们无锡新区实验小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按照这样的理念,我们规划自身的教学行为,突出“亲和度”、“自由度”、“参与度”、“激活度”、  相似文献   
7.
有好多次,别人判断我是教哪门学科的教师时,竟一致认为我是语文教师或艺术教师。问其原委,答日:“你具有语文教师或艺术教师的气质,不像数学教师。”继续追问:“难道,数学教师就不该有如此气质?”回答很干脆:“很少。”难道,在人们看来,数学教师就该感情淡漠、没有情趣甚或没有艺术品位?也许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及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为学生设计出有利于他们个性发展的课程。通过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自尊感、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让学生的个性在深度上获得充分发展、广度上获得多元发展、整体上获得和谐发展,在与周围的环境(包括人、物、氛围等)的交互中实现共生发展。同时有效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课程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样,学校层面的国家课程实施就不仅仅是一个执行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创造和丰富的过程。吴刚平先生把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的过程称为国家课程的校本  相似文献   
10.
缘起与追寻真正的教育要关注儿童、研究儿童、适应儿童并发展儿童。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应该成为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及归宿。因此,无锡新区实验小学一直在检视当下的课程和教学现状与学生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在努力探寻有效发展学生的学校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