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深思善问,让死板的课堂活起来,成为当前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在学校中呈现出来独特的心理素质是随着社会的变化与时俱进的,教育必须以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依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只有灵活运用心理辅导的知识,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才能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和施教,采用减少重复,明辨是非,减少挫折,激励上进,消除歧视,营造和谐,减少纷争,车富集体活动的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然后分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包括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历史实践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积累语言。特别是中年级的积累训练,不但是积累语言的开始,而且是习作中的重要转折阶段(从写话到写段的飞跃)。因此,在中年级习作教学中,必须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有序、有法、有趣地去积累写作的材料,才能真正地让学生爱上写作,真正地愿意与人分享自己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