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5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务实推进信息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推进信息化,必须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围绕中央和社会公众最为关心的经济结构调整、传统产业改造、"三农"问题、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政府服务、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等重大问题,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坚持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技术企业需要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敬琏 《中国培训》2003,(11):24-25
一、为什么是硅谷 目前,一个争相建立中国“硅谷”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从报刊上披露的情况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合肥、西安、武汉等十几个城市已经先后提出在今后5年或10年的时间内建成“中国硅谷”、“华中硅谷”、“西部硅谷”等等目标。  相似文献   
3.
20年的努力,中国经济中国有经济大致上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左右,但是旧体制的阴影还顽强地存在,成为当前许多困扰我们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主要成因。出路是什么?首要是将我国的大中型企业改造成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现代公司;其次是务必建立平等竞争的法治市场秩序,全力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家命运     
《国家命运: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以探讨、宣讲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为主题,对中国未来改革与发展进行预测和展望。作者都是经济学界的大师和泰斗,是讨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极有影响力的声音。本书选编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高尚全、陈锡文、张卓元、樊纲、汪玉凯、郑新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列宁曾说过,德国和俄国既受资本主义发达之苦,更受资本主义不发达之苦。而100多年来中国所面临的一个实现现代化的难题,也可以说是受市场经济不发达之苦远甚于市场经济发达之苦。这和发达国家的情况有原则上的不同。在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暴露出种种弊端,需要寻找适当的途径来加以解决,这就是社会主义由此提出的背景。中国的现代化所要处理的问题远比发达国家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前的经济社会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全能大政府”包揽了从经济到政治一切事务的决策。从经济方面说.国有经济一统天下,垄断了所有类别的经济信息和经济资源,企业只是政府手里的“拨一拨.动一动”的算盘珠子.个人更是从摇篮到坟墓一切听从政府安排的。这样的经济体制最终把中国经济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相似文献   
7.
8.
对中小企业政策上的歧视,有着深刻的认识根源.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是:只有大企业才代表工业发展的未来,只有大企业才能在国家工业化中做出贡献.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极大地繁荣了中国经济,但社会上一种很有影响的观点却认为,它们与大企业争资源、争市场,大量生产伪劣产品,因而造成严重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9.
美国经济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也早就意识到了,他们喋喋不休地说了至少十年。这个问题就是,美国储蓄率非常低,美国人拥有非常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相当高的投资。  相似文献   
10.
现在,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怎么增加需求上。从短期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政府的投资去增加需求,结果就使得经济结构里投资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抑制消费需求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