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分析了杰克·伦敦的自传体"成长小说"<马丁·伊登>中的存在主义倾向,认为小说体现了自由选择而又介入幻灭的"美国梦"的破灭,反映人的严酷的生存斗争和人类在工业文明下的"异化"存在.存在主义坦然说人是痛苦的,现实的东西绝不是美的,而杰克·伦敦直面人生,从不忌讳探讨死亡的主题,其小说如果是可怕的,那是因为人生是可怕的.  相似文献   
2.
夏洛蒂·勃朗特和庐隐为各自时代的女权运动领军人物,勾画出各自时代一系列的“叛女”画廊人物。成为女性命运的叙述者和自由的探索者。两人笔下的女主人公的精神自由领悟和心灵解放蜕变之旅充满了化蛹为蝶之痛之美,呈现出诸多的存在主义思想要义。不同的时代环境、文学思潮和个性气质决定夏洛蒂和庐隐作品中对“存在”体悟的差异,体现在其创作风格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英国长老会来华传教士宾为霖和王汉川博士对《天路历程》的译本为例,进行诗歌翻译的比较,表明在具体的诗歌翻译实践中对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动态选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达到"三美"。  相似文献   
4.
《道》是上帝的话语,是道路、真理、生命的象征。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便是智慧。其存在有两种形式,即超越与临在,分别表征为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特质,而两者的结合点便是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并外化为爱。  相似文献   
5.
论《圣经》中人的存在——人与天地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作为一种存在,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其表征为天地人之关系,即人和上帝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构成十字架结构的关系,而其交叉点便是人与天地参。  相似文献   
6.
“道”是上帝的话语,是道路、真理、生命的象征。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便是智慧,其存在有两种形式,即超越与临在,分别表征为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特质,而两者的结合点便是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并外化为爱。  相似文献   
7.
《圣经》中耶稣的形象具有“神人二性”,即“道成肉身”,耶稣在世时,主要表现为“人性”:爱的化身,“教学”的楷模和社会等级的摧毁者。  相似文献   
8.
存在主义集大成者萨特强调文学与哲学的结合,突出文学的介入功能。夏洛蒂?勃朗特创作从不因循守旧,重视自我感情的抒发和女性书写,《简·爱》是其本人梦想历程的写照。探索女性从“房中天使”到独立女性过程中的存在主义心路历程,包括分析自由选择、孤独与死亡和他人即地狱,从而使文本解读具有存在主义的意蕴。  相似文献   
9.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约翰·班扬<天路历程>的价值地位经历了沧桑变化,从宗教性到文学性,从贬斥到赞誉,从英国到世界,但唯一不变的是其"心路历程",成为人类心灵的一盏明灯.  相似文献   
10.
《格列佛游记》是十八世纪英国启蒙主义作家斯威夫特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分为四卷,具体叙述了英国的一名外科医生格列佛四次游历海外的经过。第一卷写格列佛在海上覆舟遇险,被海水漂流到利立浦特(小人国)以及在利立浦特的见闻和遭遇;第二卷写格列佛游历了布罗卜厂奈格(大人国),他向大人国国王夸耀英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受到国王的质问和谴责;第三卷叙述了格列佛在飞岛、巴尔尼巴比、巫人岛等地的见闻;最后一卷是慧国游记,抒发了作者对慧驷马的赞美之情。 《西游记》是我国明代万历时期吴承恩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的故事情节分为三个段落,从第一回至第七回写孙悟空大闹天宫;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写西天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以后写西天取经的故事。 两部小说下文分别简称《格》、《西》,它们虽然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的国度,时间相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