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2篇
教育   224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年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这些个人因素对学习效果极有影响,教师只有了解了这些因素的作用,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来传授知识,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3月10日,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中平到陕西省新闻出版系统调查研究。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冀东山代表局党组汇报了全省新闻出版行业的基本情况,“九五”以来取得的长足发展,查找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差距和不足,并着重汇报了今年全省新闻出版业的重点工作。 在听取了工作汇报后,马中平同  相似文献   
3.
刘勰认为作品是情理与文辞的统一,“味”是伤口带给读者的感觉;“隐”的表达产生“味”,“味”即情意的含蕴丰富,体会不尽。“隐”是将情感蕴含在艺术形象即景物描写中,通过言外之意委婉传达,达到“物色尽而情有余”。刘勰的论述影响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追求情景浑融、情意无穷的审美建构和广阔深邃的艺术境界,也影响诗歌批评探讨总结诗歌意境的审美特征,是中国诗学意境理论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张肇丰:这些年来上海的基础教育发展很快,不仅是“软件”方面有了许多教改成果,而且在“硬件”上、在学校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方面是大力开展了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改造了大批历史遗留下来的危房学校和棚户学校,另一方面是出现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学校建筑。比  相似文献   
5.
吴晨 《文教资料》2011,(20):7-8
汪曾祺在新时期文坛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小说风格温暖平和、清秀雅致。儿童视角是汪曾祺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这种视角的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也令他的作品具有别样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母子的账单     
映龙 《现代家教》2001,(1):36-37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意义]探讨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科技情报工作效能的影响,为我国科技情报工作与时代同行共进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从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整体影响出发,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超级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下我国科技情报工作思维、机制、模式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变革。[结果/结论]大数据改变情报工作思维、人工智能增强情报判断能力、移动互联网创新情报工作模式、传输和计算速度飞跃增进情报与决策联动关系;新技术革命既是一个提升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参谋""智囊"形象和地位的良好机遇,又是一次对情报战略预见、决策引领能力的严峻挑战,更是一场情报生产革新之战。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面向发展情报,未来的情报工作可能面临解决多维目标问题,以及实现每个目标的多重发展路径的选取问题,传统的情报方法在解决多情报并行问题上无法满足大规模人力需求,需要借助人工智能、脑科学、认知技术等手段,通过计算机来计算情报、辅助决策。文章从量化计算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计算情报的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将计算情报界定为以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大数据)"为经,"计算思维(人工智能)"为纬进行情报的量化分析和判断,针对计算情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分析;提出实现计算情报的两个前提和一个转化基本思路,两个前提是大数据环境和人工智能技术,一个转化是将情报活动中的过程性的主观决策转化为客观概率上的不确定性,并通过"证据链模型"探索计算情报的实现途径。[结果/结论]认为当前环境下,计算情报是可能实现的。计算情报的实现不仅需要情报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还需要应用以数学理论为代表的基础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