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商业教育萌生于新学兴起、商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除大学堂设有商学科、普教系统加开商学课程外,归属于实业教育系统的商业学堂是开展商业教育的主要实体。较之以往的学徒制教育,近代商业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更为系统、学理更为深奥,教育目标更注重务实达用。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排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轻松和谐地度过大学生活时期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由于心理、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出现情绪、人格等方面的障碍。排除这些障碍,需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之具备健全的人格,具有正确的认知方式和正常的情绪反应能力,掌握相应的交往技能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于清末出现的高等实业教育,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其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等诸多教育要素一定程度上体现新式教育的特点.多个高等实业教育实体延续至今,对当今高等教育结构与布局产生影响.但由于受办学时间短、教育基础薄弱、教育观念更新不彻底等因素影响,清末高等实业教育存在体系草创、成效欠佳、经费不足、师资短缺等缺陷.  相似文献   
4.
受新武教育崛起、西方农业技术传播和农政管理改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近代农业教育于清末产生并形成初步的办学体系和一定的办学规模.农业教育体现着新式教育的诸多特点,表现出教育目的的实用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先进性、师资队伍的专业性.清末农业教育影响至深,为数不少的办学实体延续至今,一批在近代农业生产和农业教育彪炳史册的农业人才得到培养,农业学堂的开放武办学直接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传播.  相似文献   
5.
教育史学评论是以教育史学自身的实践和研究成果为对象的史学理论分支学科。教育史学评论的标准包括社会的和学术的两个方面,社会标准包括选题的现实性、成果的社会效用、研究著述在文化积累和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学术标准包括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创新性和表现形式的完美性等。  相似文献   
6.
怀川先哲卜子夏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生笃志传经,弘扬儒术,为“六经”的传承发挥了重大作用。他提出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成为儒家教育目的的代表言论,他提倡博学、主张切问、不弃小节、注重实用的观点,既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又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创新。他晚年西河讲学的教育实践,为儒学的发扬光大开了一代新风。  相似文献   
7.
凸轮廓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依据解析法设计的计算公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出凸轮的一系列位置和在各位置时的压力角、速度、加速度值,从而描绘出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和实际曲线。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克服了解析法设计的繁琐计算和作图法设计的精度不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发源地之一,她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而中国是其中唯一一个文化传统没有间断的国家。中华传统文化不但生命力极强,而且内涵极为丰富。其基点包括: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为主体,多种学说并存的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思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性格;自强不息,追求“大同”的伟大思想。此外,还包括中国哲学对世界的独特贡献、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对世界的影响、文学、艺术、建筑、体育、医药等等。然而,以上三个方面确是最为核心、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教育史学评论是以教育史学自身实践和成果为研究对象的史学理论分支学科 ,是一门富于批判性质的建设性学科。教育史学评论是沟通教育史作者和读者的桥梁 ,是促进教育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是联系教育史学研究和教育现实社会需求的纽带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救国思潮旨在藉教育以自强求富、挽救国运,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萌生、明晰、高涨、消退四个阶段。这一思潮的发展脉络和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主题相一致,又终因其改良性质和革命潮流相扦格而消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