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电视栏目的成功与否与其准确的文化定位有着必然联系,湖北电视台《往事》栏目是从平民化视角进行的文化阐释,这种文化阐释符合了当代受众的审美需求,本文从古典精致的怀旧主题,真善美的精神向度、平民化的表现方式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吴端 《湖南教育》2009,(5):53-53
喜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既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又能使他们长知识,增才干,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功的班队活动往往会在孩子的记忆中留下难以磨灭的  相似文献   
3.
谈工程硕士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一、改变教师作为“制度课程”的“代理人”形象。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赫尔巴特主义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理论,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心,教师似乎具有自主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执行“制度课程”的“代理人”,他们对学生行使着权威却并没有创造出“自我”,“权威”也就沦为空虚的外壳。主体性作文教学模式则认为,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教师和学生不只是既定课程计划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开发者和教学设计者;课程也不再只是一些教学情境之外的强制执行的书面文件,而是师生在课堂情境中共同创造的一系列“事件”——课程和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解放和自由的过程。因此,在作文的全程里学生始终是主体,他们自然应该最有主人的归宿感。  相似文献   
5.
情感教育是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按照语文教育规律对学生所进行的政治的、思想的和道德的教育.语文教学应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中,体现情感教育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一、改变教师作为“制度课程”的“代理人”形象,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赫尔巴特主义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理论,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心,教师似乎具有自主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执行“制度课程”的“代理人”,他们对学生行使着权威却并没有创造出“自我”“,权威”也就沦  相似文献   
7.
一、改变教师作为“制度课程”的“代理人”形象,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赫尔巴特主义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理论,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心,教师似乎具有自主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执行“制度课程”的“代理人”,他们对学生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索了我国20多年来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功经验 :改革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改革必须以稳定为前提、以发展为目标 ,改革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意在推动当前各部门、各行各业正在向纵深进行的改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