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生活课程就是一种以生活为基础、活动为载体、课程为介质,实现多方互动,培养学生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乐于表达自我及欣赏他人的品质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该课题以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的实践为基础,用四条主线、四个方面、八个主题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编制了八套生活教育教材《生活》课本,并在创造性的实践中理清了生活课程的应用模式流程,实行亲情化、个性化、多样化、超市化教育管理。生活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使校园整体文化生活品位提升,寄宿生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言行自律、身心自强,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吴良忠 《甘肃教育》2001,(10):12-12
一、要“春风化雨”,忌“急风暴雨”后进学生的形成,无非是平时没读好书、没交好友、没唱好歌、没看好影视、没温暖家庭、没良好师爱等原因所致。故他们怕艰苦、怕挫折,心理脆弱,反复无常。社会上有的人甚至认为,他们是烂掉了的一代“弱者”。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他们同样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作为教师就要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如果用旧眼光和不给好脸色看待学生,当他们一出现问题,就产生一种厌烦之感,不亲近、理解他们,更不能作他们的良师益友。你看他不顺眼,他看你更不顺眼,最终导致敬而畏之,畏而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