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产生的不同人性思想,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也直接衍射到人们的教育观上。对人性的3种基本认识,对应于相应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目的。历史地、科学地认识和分析这种关联和影响,可以使我们在纷纭的理论批判和行为对立中察觉教育理想的闪光,看到教育实践的通途。  相似文献   
2.
一、学校管理权和学生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我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即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它的具体含义就是国家要求任何教育机构都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为主要目的,教育要符合社会的公共利益,要对国家、人民和社会公共利益负责,保证教育制度的正常运转。《教师法》又规定,教师负有“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为保护教师履行其义务,法律同时赋予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力。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心理障碍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前,在我国教师群体中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个性障碍和情绪障碍。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教师个人的发展和教育效果,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与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必须给予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运用成败归因理论来调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表明,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积极的归因,是不断增强他们学习动力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不同归因会引起行为者的不同体验,并影响其未来行为以及归因过程中存在的偏向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要求任何教育机构和教育者都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为主要目的,要对社会公共利益负责,保证教育制度的正常运转。法律也赋予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等管理权力。但法律又对保障学生的个人隐私做出了规定,在现实教育实践中,管理者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经常会与学生的隐私权发生冲突,文章用教育公共性原则对此现象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课程考试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质量考试的基础上,运用概率与数理统计理论、误差分析理论,对考试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可以使教学信息的反馈更加明确,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的教学效果、试题和考试的质量等进行科学评价,为进一步完善课程考试、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自我意识在管理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点,过去一直被忽略,因此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障碍,使管理工作达不到预计的效果,认识到这一点并在管理工作中具体贯彻,就可以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并收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相关法律分别对保障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权以及学生的隐私权做出了规定,但目前学校和教师在行使教育教学管理权时,经常与学生的隐私权发生冲突,甚至造成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背离的状况。本文认为,完整地贯彻教育公共性原则和适当运用权利协调的法律原则,是调整这种冲突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学校管理权和学生隐私权的法律规定我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1]即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它的具体含义就是国家要求任何教育机构都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为主要目的,教育要符合社会的公共利益,要对国家、人民和社会公共利益负责,保证教育制度的正常运转。《教师法》又规定,教师负有“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2]的义务。为保护教师履行其义务,法律同时赋予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3]的权力。我国的《未成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