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课堂教学程序一般可分三个部分:一是阅读程序,它的作用是理出本节知识的要点;二是深化讨论程序,它的作用是弄清和辨析本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三是反馈信息程序,主要是作巩固本节知识和运用本节知识解决问题的练习。我所采用的课堂教学程序,大致按照如下所述进行。启迪→看(看书、观察实验)→学生填写程序空白→议讲→练习。其中启迪即启发思维,明确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它将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阅读一般是让学生根据启发提纲或教师的指令选读或精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重要的概念、论述、关键的字、词和句作必要的标记,有疑  相似文献   
2.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近年来,我们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构建了“四段”教学模式,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本文谈谈我们对“四段”教学模式的理论思考和实践体会.一.“四段”教学模式的理论指导“四段”教学模式是指以“诱导迁移一直观明理一讨论概括一深化巩固”为基本教学环节的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以“三为主”为教学指导思想.所谓“三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基本训练为主线.通过“三为主”使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手段形成优化组合.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教学活动的领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常见到根据题中给予的条件,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题目。这类题目经常出现的形式,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推断元素这类推断题要求学生能应用原子结构、原子序数和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规律,及离子带电的原因等等知识,来推断元素。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性启动和渐趋深化,无疑引发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和教师角色的转变,重构面向未来之教育的发展性角色,调适观念与方法,真正保持与新世纪新课程同步成长。如何让数学课堂成为师生“学习共同体”。本根据笔教学实践,谈以下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常见到根据题目给予的有关条件,推导出元素名称的题目,现将这类题目经常出现的形式概括列举如下:一、准确掌握1~20号元素的顺序。〔例1〕核电荷数为13的元素是哪种元素?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这种类型的题目比较简单,只要准确掌握1~20号元素的顺序,就可以推断出来。二、掌握原子量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例2〕某种原子的原子量为39,核内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