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学路上     
吴贤友 《教师》2014,(15):1-1
正从学校到家,只要跨过两条街,加在一起也不过五百米的距离,已经快六点了,放学已近一个小时,还不见女儿回来的身影,女儿去哪里了?我一点也不担心,虽然她只是五年级,但绝没有被人拐卖诱骗的可能,小家伙"精"着呢!坐在书房里,我在想,这个时候,女儿正在干什么呢?从每次回来对上学路上的种种见闻大致不差的描述,就可以推测:也许她正和她的小伙伴们绕道县城中心的商贸城,看人叫卖的仓鼠白兔荷兰猪;也许,她们小姐妹中间的某  相似文献   
2.
同桌的你     
吴贤友 《教师》2014,(34):1-1
走进教室的时候,我有点发懵的感觉:难道今天考试?要不然,为什么全班同学被调整成单人独坐?同学们说,班主任担心有同学上课说话,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于是就把同学的座位调整成这样。此情此景中,也不知说什么好。  相似文献   
3.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被选人人教版高语第三册。词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历来受到人们的喜欢。可是,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教材没有作注,教师教学用书也只说了大意: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地相爱,坚定不移,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的爱,永恒的爱;而人间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离,也终有生  相似文献   
4.
吴贤友 《教育文汇》2013,(19):47-47
从您走上教坛的那一天起,一个个难忘的故事(案例)就在您亲历亲为的教育教学中发生。这些看似平常的故事(案例),或使人欣喜、感动,或值得总结、探讨,或令人警醒、反思……它是最鲜活、最生动的教育学;它蕴含教书育人的大道理,反映出教育新理念和教师的修养、智慧、学识;它为启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难得的典型样本。请您拿起笔,将印刻在记忆中的一段难忘的故事(案例)写出来吧!  相似文献   
5.
200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有这样一道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6.
吴贤友 《班主任》2015,(3):59-60
我初到这所学校时,C正好休学一年之后重新回到学校,他被年级组安排到我新接手的这个班。很快,我觉得麻烦来了。C对学校基本没有好感,坐在教室里,他极度焦虑,躁动不安,基本上不听课,更不用说有什么兴趣了。开始的两次月考,他都名列最后,但好歹还是参加考试了,后来干脆连考试也不参加了。终于有一天,他索性不来上学了。说实在的,我心里有些庆幸,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吴贤友 《师道》2012,(7):115-116
《辞通》是朱起凤先生编纂的一部古汉语辞典,出版几十年来一直是古汉语研究和辞典编纂工作者的重要工具书。说起这部书,人们自然就会提起他编纂此书的因缘。  相似文献   
8.
如今的报纸杂志及电视网络上,“当家花旦”铺天盖地,百度搜索一下,就能见到约906,000条结果,谷歌搜索一下,就有约529.000条结果,仿佛什么人都成了当家花旦了。如:  相似文献   
9.
放学路上     
从学校到家,只要跨过两条街,加在一起不过500米,可快六点了,放学已近一个小时,还不见女儿回来的身影。女儿去哪里了?  相似文献   
10.
说“捣衣”     
吴贤友 《现代语文》2009,(12):50-5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选有杜甫《秋行八首》(其一),对诗中"白帝城中急暮砧"一句教材作了注释。但学生并不了解"捣衣"这种习俗以及这种习俗的文化意义。捣砧即"古之女子,对立,各持一杵,上下捣练于砧"(《农政全书·蚕桑》),其目的在于将布帛捣平捣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