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3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穷而后工”作为中国古典诗学中的一个普遍原理,已被广泛承认,但很多人都只停留于承认它是一个中国古典诗学的术语而已。其实,“穷而后工”的原理不仅在中国古代诗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的美学学理机制适用于整个艺术史。“穷而后工”理论的提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深入讨论中国古典诗学的现代转换过程中,认真探求其学理机制,从而确定其在世界美学理论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兄弟失和与鲁迅的忏悔情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鲁迅的作品中,忏悔情结非常突出,对此学界已做出了不少的解释,但往往把鲁迅的忏悔情结无限上升到人类“原罪”的高度,而忽略了具体的鲁迅个人的情感经历。本文认为在兄弟失和的事件中鲁迅负有一定的责任并且是和道德有关,因此对鲁迅的内心和创作影响很大,通过对兄弟失和事件性质的分析和对鲁迅有关作品的解读,为探究其作品中表露出来的浓重的悔恨、痛苦、仇恨、绝望等情结的原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正>都说岁月无声,那是因为俗世的洪流淹没了生活的聒噪和呢喃,但总有一些声音,在时间的过滤之后反而越发清越,成为生命中念念不忘的回响。我童年时就曾遭遇过这么一个声音,那是我初次发现世界的秘密,一个来自远方的声响。童年时我生活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村里的篱笆角、院墙边和路两旁,种满了一丛丛高过屋瓦的撑篙竹。整个村子的上空被翠色笼罩,仿佛因此过滤掉了许多日常的声响。尤其是白天,人们都到山外干活去了,村里除了偶尔几声鸡鸣犬吠,剩下的都是宁静的时光,在阳光热烈的时候还能听到竹子无端地发出轻微的“嘎嘎”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