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要问你和朋友联系最常用的方式,你可能会说出一堆:电话、短信、QQ、MSN、电邮、博客等等,现在又多了一个微博(t.sina.com.cn)。  相似文献   
2.
制度演化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对诺思、青木昌彦和斯密德等人的制度演化理论的评述 ,着重讨论了个体的认知心理和行为与制度的关系 ,以及由此带来的制度演化路径的变化 ,并指出这种基于个体心理的制度研究可能形成一个令人期待的“行为制度理论”。  相似文献   
3.
浅议高校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高校师生关系方面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对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30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比较系统地讨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竞争的性质及其后果,并总结了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的主要成果.本文认为这种地方政府竞争的确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比如经济波动、地方保护以及公共品供给的扭曲等.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中国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和分析方法对改革过程作了大量的分析,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计划体制的起源,改革过程的性质、持征和绩效,政府在改革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经济组织的性质等四个方面.由于比较静态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导致这些研究还不足以揭示改革的动态演化过程中潜藏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比较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劳动供给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文章首先以标准的新古典经济学个体劳动供给模型为基础,分别讨论了跨期决策、劳动市场的参与以及工资内生化等问题,并指出,新古典劳动供给理论最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经验实证方面,本文给出了这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同时,本文进一步指出,劳动供给理论的研究正沿着行为经济学拓展的新领域展开,本文详细讨论了这一行为劳动供给理论,并比较其和新古典理论的主要分歧。结论部分指出劳动供给理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财政分权理论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权化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 ,但分权化的后果如何还存在争论。现有的财政分权理论认为 ,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可以改进公共品供给的效率 ;而居民的社区选择权则是地方政府有效运转的必要条件 ;财政分权不仅影响到地区的经济发展 ,而且还有助于制度创新 ,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可能会降低公共品的供给 ,特别是可能会导致环境恶化 ,除非选民能够有效约束当地政府。  相似文献   
8.
买彩票如何?一下中个几百万几千万的,看起来那么过瘾。于是一些人每天吃饱了不干别的,就去买彩票。可是左买也不中,右买也不中,于是怨天尤人。其实,如果这些人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基本道理,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可人性的弱点之一就在于,太容易受免费的午餐诱惑了!传销也好,金字塔骗局也罢,无不是利用人类的这个弱点来进行欺骗。是骗子的骗术复杂吗?其实不是,本质上是自己愚钝而巳。  相似文献   
9.
风险偏好研究及其未来可能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经济学忽略了个体风险偏好的异质性,而且在测度方法上也存在诸多不足.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使得经济学家得以通过实验室实验的方法以及现场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和度量个体偏好问题,现有的研究不仅能够相对准确地测度出个体风险偏好的程度及其性质,而且还能够刻画个体偏好的微观结构,以及不同偏好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将为微观经济学的重构建立一个更为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讨论了行为经济学的思想渊源和发展历程,认为现代行为经济学实际上根植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复活了被新古典经济学摒弃的经济学原有的传统.行为经济学从认知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中汲取营养,但和老行为经济学不同,现代行为经济学并不完全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而是把新古典经济学作为一个基准,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才使得自身获得了巨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