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四川达州,竹子的实用性价值更是极高,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与竹子相关的方言民俗与方言词语。本文就主要从物质民俗方言词语、饮食民俗方言词语和精神民俗方言词语这三个方面来梳理四川达州竹文化方言民俗词语并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2.
披文以入情     
随着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年级的递升,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逐渐增编了一些质量较高、感情色彩较浓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往往以形象反映现实,饱含丰富的感情,具有艺术感染力。如高年级教材中,有描写自然景物的《桂林山水》、《海上日出》、《梅雨潭》、《火烧云》等课文,溶情于物,情景交融;有写参观游览的《草原》、《大理石街》、《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课文,手法各异,别具一格;还有些难度较大的文学名篇,如《粜米》、《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少年闰土》、《十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写的《长征》(五年制第九册16课)是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在这首伟大的诗篇里,真实地记下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光辉历程,歌颂了红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这首诗,我采用了电教手段,充分利用幻灯图片、录音、音乐等形式,让诗情画意交融一体。在形象的历史画卷中,学生们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一)课前预习,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培养自学能力。为了让学生能更明晰地感知课文,领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我组织他们搜集了许多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学习长征中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进行了充分的课前预习。教学一开始我就用录音介绍时代背景及长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老指出:“学生读课文并非目的,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才是目的。”这三个“真能”,进一步说明了语文教学要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性。为了实践这三个“真能”,我在教学《蛇与庄稼》时,改变了过去那种就课讲文的老一套方法,根据科学常识课文的特点,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学生认识事物、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