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早在2015年,那时我还在班上带孩子读整本书、写创意作文,看到了钱锋老师正在做的万物启蒙课程,研究一番以后,发现他从“格物致知”入手,以万物为教材,以世界为课堂,对当下支离破碎的分科教育开出了一剂良方。能从某一物着眼,探索万物的奥秘,思辨天地时空的运转,那可不可以从汉字出发,去认识它所代言的物,走进汉字背后的大千世界呢?一月一字,打破分科教学的局限于是,我开始着手在班级尝试,构建一套跨学科的融合课程——重新认识汉字。从一个个汉字荡漾开来,由字及物,辐射至物后的文化,以字立人,重新走进也许熟视无睹的世界,打破分科教学的局限,根除学科之间毫无关联的状态,统整学科课程,在汉字主题的引领下,全学科参与,多学科协作,充分发挥各学科创造热情,并最终导向事物的本源,回归知识的完整,促进核心素养与人格健全的达成。  相似文献   
2.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觉得好笑:我们去图书馆里做什么?不就是看书么?如果我再追问:我们去博物馆做什么?-参观.我们去公园做什么?-游玩.我们去剧院做什么?-看表演.直奔目标,直奔主题,直奔结果,将事情扁平化、单一化,就这么简单?对于一位有心的教育者来说,绝不会如此简单.去图书馆(在我们的学校,那叫阅读城,整整一个楼层啊...  相似文献   
3.
这部最终获得2012年奥斯卡最佳短片奖的《神奇飞书》,只不过是十五分钟,却带给我深深的震撼,同样博得了孩子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从前,有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住在一座又漂亮又干净的房子里,老奶奶觉得很孤独,不快乐,想养一只猫,老爷爷就出门去找猫。他来到一个到处都是猫的山丘,把碰到的每一只漂亮的猫都带走。于是,有无数只猫,都跟着老爷爷回家了。为了要留下一只猫,所有的猫开始争论谁最漂亮。这些猫互相撕咬,你吃我,我吃你,最后都消失了,只有一只很不起眼的猫活了下来。在老爷爷和老奶奶的精心呵护下,这只猫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猫。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脚步总是那么匆匆,谁都不曾为谁驻足停留,因此都在与感动擦肩而过。其实,在很多时候,一句很平实很朴素的话,竞能给我们麻木的心灵带来震撼。让粗糙的心变得细腻,让干涩的眼变得潮湿。这句话里包含着太多深沉的牵挂,太多难舍的思念,太多真挚的祝福,太多感人的回味。如果能够痛痛快快地流一次泪,我们的心田也不会荒芜,我们的眼睛也不会枯涩,我们的情感也不会干涸。  相似文献   
6.
周其星老师执教于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他早在2008年就与朋友一起成立了"三叶草故事家族"这一民间阅读公益组织,致力于亲子阅读的推广。在他们的努力下,不少家长更新了观念,不仅自己体会到了亲子阅读的意义,在家里读书给孩子听,而且走出家庭,走向学校、社区、图书馆,给更多的孩子讲故事,让书香弥漫孩子的童年。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周老师发现很多家长虽然知道要给孩子买书、读书,却不知道当下最适合孩子的书籍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激起孩子读书的兴趣。本文就是周老师在线解答500余位学生家长及教师关于儿童阅读的一些疑难问题。我们很多人身为人师,也为人父为人母,一定会遇见类似的问题,希望这些具体的记录能对有心的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性别阅读的兴起和推广得益于广大儿童阅读推广人的努力与坚守。资深儿童阅读推广人周其星老师从主题阅读的大背景出发,阐述自己的心得,将我们引入性别阅读这一新兴的儿童阅读领域。作为一名资深儿童阅读推广人与儿童阅读推广研究者,笔者注意到,近年来,随着国内儿童阅读推广不断加力,童书出版已呈井喷状态。美、英、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几十年来的优秀作品,我们只用了几年时间便将其几乎全部引进、出版;国内  相似文献   
8.
“死亡”这一看似严肃而沉重的话题,很容易进入孩子的生活领域,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然而,在日常教育体系中,对于死亡的认知和教育却很少涉及。事实上,不敢触碰死亡的教育不是真正的生命教育。我们可以选择用文学教育的方式温和地对学生进行死亡文学的启蒙教育,用文学的方式引领学生认识死亡,试着去了解生命的本来面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让他们在文学的阅读中感受生死之痛,同时也体会到爱、勇气和希望,从而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9.
调查研究:心里要装着学生作文教学一直是令广大语文教师头痛的难题,在农村小学,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笔者也曾经翻阅了大量报刊文献,在实践中也曾尝试了这“法”那“法”,但收效甚微。反思之余,自忖我们的立足点是否站在了学生这一边?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否都打上了成人的印记?我们是不是都在一日日地重复着单调与乏味、枯燥与无趣?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我们在全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向孩子们抛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你喜欢作文吗?为什么?[旨在关注学生的习作情感取向]2.在你的眼中作文是什么?(可以打个比方来说明)[旨在探测学生对习作的感…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脚步总是那么匆匆,谁都不曾为谁驻足停留,因此都在与感动擦肩而过。其实,在很多时候,一句很平实很朴素的话,竟能给我们麻木的心灵带来震撼,让粗糙的心变得细腻,让干涩的眼变得潮湿。这句话里包含着太多深沉的牵挂,太多难舍的思念,太多真挚的祝福,太多感人的回味。如果能够痛痛快快地流一次泪,我们的心田也不会荒芜,我们的眼睛也不会枯涩,我们的情感也不会干涸。本单元,我们将从更小的方面——一句话入手,来诉说我们刹那间的感动。孩子们,准备好了吗?首先,我们要把目光落“在一句话”上,不妨向自己追问几个问题:这句话我是在哪里看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