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周尚兵 《家教指南》2002,(2):105-108
继《汉唐烽堠制度研究》之后 ,程喜霖先生的又一力作《唐代过所研究》(以下简称《过所》 ,引用原文只注页码 )于 2 0 0 0年 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了。衣食住行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透过人们的衣食住行 ,可发现各个群体所遵循的社会规则、习俗乃至于价值观 ,从而明了社会生产所沉浸和依托的文化环境 ,促进经济增长。程先生的《过所》所做的正是这一方面的工作 ,他对唐代过所制度的研究 ,为我们揭示出唐人“行”生活的画卷 ,进而展现出唐人“兴治生产、经商求利”的忙碌的身影。如同今人出行必定携带身份证一样 ,唐人出行必携过所。过所本…  相似文献   
2.
十堰山区是目前湖北省贫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但在历史上并不贫困,而是有着较深厚的经济与人文积累.因此,引起该区贫困的关键并不是地域因素,而是人文因素.只有从人文视野来考察其贫困问题,才能找到摆脱贫困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3.
山南东道所辖秦巴山地既是唐关中的南部门户,也是其"外府"所在地巴蜀的前大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此,唐政府在扼守秦巴入口的均、房、襄、邓地区布置了相应兵力.除军事战略地位之外,山南东道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区域,这也是唐政府重视山南东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由于历史和气候两方面的独特原因,使得吐鲁番的地下得以保存极为丰富的古代文书资料。1975年以前,该地区出土了一批文书,经过系统整理,出版了《吐鲁番出土文书》录文本10册,图版本4册,这批已出版的宝贵文书对社会科学研究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已无须赘言。1975年以后,该地区又相继出土了一批文书,称为"新出文书"。虽在当时的清理简报及研究文章中陆续公布,但毕竟因为没有像前批文书那样经过系统的整理并汇集成册出版,所以给研究者带来搜集、检索和查阅的诸多不便。柳洪亮同志对"新出土文书"经过多年的潜心整理、研究后…  相似文献   
5.
汉代政府自张骞“凿空”之后下力保障中外交通安全和沿途物质供应,出现了“胡商贩客,日款于塞下”的开放盛况。汉代开放为古代中国培育出丝绸消费的国际时尚和国际市场,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丝绸生产和耕织体系的稳定,耕织结构的稳定又促进了丝路贸易的兴盛和其它产品的生产。丝绸贸易使中国在由长安到西域的丝路沿线出现了一批商业性城市。汉代开主,使中国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也使世界了解中国,接纳中国。由于丝绸之路的形成,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的世界经济纽带出现了,整个世界因此由分散逐渐走向一体。  相似文献   
6.
在技术变革视野下,唐代荆襄地区通过运用新技术培育出茶叶、襄器、朱橘、楚练生产等四大主导产业,使区域经济各要素得到了合理的优化配置,既形成了多增长极的产业结构形态,又有良好的运转绩效,从而造就了唐代荆襄经济的繁荣。唐以后荆襄之衰,既是囿于产业构成中的结构性缺陷,更主要的是唐季以后的长期战乱摧垮了其赖以持续创新的文化存量基础。  相似文献   
7.
就自然资源及生产方式而言,鄂西北在明清之前,动植物资源丰富,呈北亚热带特色。地广人稀,生存、生产环境较佳,所以,直到明清时期,鄂西北都是移入区。随着明清移民的大量涌入,进行规模性垦荒,生存环境开始恶化,水旱灾害频仍,鄂西北逐渐成为移出区。  相似文献   
8.
唐代的对外开放以交通路线为其神经网络系统,社会科技的进步与安史之乱的影响这两个因素使唐的对外交通路线产生了由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的格局变迁,对外开放格局也因此产生了前后期的变化。唐前期海陆两途都畅通,以西北陆路为主,经济、文化发展主要在北方;后期陆路交通被阻断,变为以海路交通为主。这种变迁给唐代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生产资金,使经济发展的重心移到了江南,获得经济刺激动力的南方在唐后期形成了江南经济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9.
周尚兵 《家教指南》2016,(4):101-110
敦煌文书P.3723中的鲁地礼物清单与唐代山东贡品清单互为补苴,较全面地展示了唐代山东特色物产,可复原出唐代山东地域18类社会生产的基本脉络。这表明唐代山东农家的农副手工产品大多投向了市场,品种繁多,所以郁知言可以很方便地为王监军挑选所需要的特色礼物,反映出山东地域农商依存关系极为密切。史籍所缺载的山东农家生产文化、自然背景、农副结合的生活情形,藉由敦煌材料得到了具体而清晰的阐释,弥补了历史的缺隙。  相似文献   
10.
唐代山南西道的经济发展使其形成了相对繁荣的中心经济区域和相对落后的边缘经济区域。边缘经济区域的家庭生产单元以所产实物与“以负贩为业”的职业商贩进行“随土交易”式的商品交换。在职业商贩的中介下,分散的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整合并存在一起,这不仅使山南西道发生了从唐初“不甚趋利”到唐后期“利私自入”的观念转换,而且也使山南西道的商品经济发展呈现出结构性的常态运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