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文化理论   3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颂"诗名义考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颂"是《诗经》中的体式,古今无异议,也属于学术常识。但如果追究这一体式的本原是怎样的?却很少有人知道。可以《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为切入点,建立文化哲学的认识基础,对"颂"作为体式形成的文化本原作具体而深入的考证。  相似文献   
2.
《天问》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因为作者用诗歌话语内涵了诸多的原始文化或原始文化观念.对此学界虽已有所论,但仍有论而未尽或言而未当者.本文就《天问》中所涉及的原始哲学中的宇宙本体、二元对立生成、"三才"说、"天圆地方"说(亦即"盖天"说)做必要的考释,并在此基础上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下出土文物与古典文献中的记载对以上提出的几个远古哲学理论范畴做进一步的义证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社祭神话与高礻某神话的人类学诠解周延良追忆人类生命之源的神话,在每个有自己民族神话的人类群体中都有记载和广泛的流传。我们把这种神话概称为“追源神话”。“追源神话”在不同民族中的记载、流传有由民族文化差异而形成此类神话叙述方面的情节、结构以及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4.
一 引论 内蒙古阴山山脉有分布面很广的古代岩画,乌海市桌子山的岩画群即是阴山岩画的一个分布区域。内蒙古阴山岩画不仅题材多样,而且绵延的历史跨度也很大。桌子山岩画,大致可以肯定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参照乌海市印制的《桌子山岩画》的介绍文字)。 就桌子山岩画的文化形态看,它是多层面的。如果用符号学理论来观照和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具象符号、抽象符号和中性符号。严格地界分,只有具象和抽象两种符号。中性符号既有具象又有抽象的因素,介乎两者之间。如果深入地考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符号的下面牢固地凝结着早期人类强  相似文献   
5.
远古神话,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企图认识自然、社会乃至于改造自然、社会,借助于幼稚的类比联想创造出来的反映人类初期意识形态的文化模式。在它创作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和宗教没有实质的联系,但由于神话创作的现实条件是早期人类对万物膜拜的结果,所以在神话创作的同时,已经孕育着宗教意识的胚胎。社会进入了文明之后,神话和宗教合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神话不等于宗教,宗教也不能涵盖神话,但两者的源流关系是很清晰的。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班风对每一个学生的品德修养有着巨大的陶冶作用,它是扶正抑邪、优化集体气氛的强大力量。形成良好的班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班主任的率先示范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前提;二、利用制度、舆论、骨干的作用来引导班级;三、利用外界因素影响班风。  相似文献   
7.
“采诗”制是一个古老的话语,也是研究上古文化特别是研究《诗经》学史所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提出这样一个旧有的研究对象,不仅在于考察它是否存在以及与之相关的西周前后的社会文化,还在于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考察,认识西周的哲学背景、政治伦理对这一制度产生所形成的直接影响。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上古时代采诗之制与“天子巡狩”之制直接相关,事实上,两者又关系着《诗经》“国风”诗的产生、存在和延续。  相似文献   
8.
自汉代以来《诗经》研究既成统系 ,并各有家门。“三家诗”亡而《毛诗》独传。《毛诗》一系盖以伦理为尚而说《诗》,一直延续到清代。吴敬梓所著《文木山房诗说》虽择要而论 ,但所论者皆有所本。书中关于“七子之母”的论述亦然 ,明显受到前人季本、何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濮阳西水坡出土的"龙虎蚌壳图"被确定为一个古老的星图或天文图,在诸多历史文献中可以得到直接或间接的证明,最直接也是最早的证明即《礼记·曲礼》中记载的以天文或星图为参照布列的"左青龙而右白虎"这一"旗阵"形态。濮阳西水坡"龙虎蚌壳图"的出土,证明了《礼记·曲礼》中记载  相似文献   
10.
《诗小序》作为解说《诗经》诗歌的文化遗存,属于古典诗学的范畴。《小序》论诗,理性判断多于情感判断,体现了中国古典诗学法礼法性的原始特征。我们把它概括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和宗教伦理。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序》诗学体系中社会伦理的妇女伦理和婚姻伦理。两者不仅延续着至少自西周以来所形成的社会文化观念,而且还潜在着西周以来华厦人类哲理思辨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