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题目已知动直线∫与椭圆C:x^2/3 + y^2/2=1交于P(x1,y1),Q(x2,y2)两不同点,且△OPQ的面积S△OPQ=√6/2,其中O为坐标原点。(Ⅰ)证明:x^2_1+x^2_2和y^2_1 +y^2_2均为定值;(Ⅱ)设线段PQ的中点为M,求ㄧOMㄧ·ㄧPQㄧ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蔬菜中苦瓜,果品中的苦仁和柑桔,还有粮食中的荞麦等。这些苦味食品营养丰富,且含有多种能防病治 病的活性成分,经常 食用能提高人体免疫 力。 苦瓜 《本草纲 目》记载苦瓜能“除邪  相似文献   
3.
问题已知a,b∈R~+,x,y∈R,且a+b=1,求证:ax~2+by~2≥(ax+by)~2.解法1作差比较简单明了ax~2+by~2-(ax+by)~2=ax~2+by~2-a~2x~2-b~2y~2-2abxy=a(1-a)x~2-2abxy+b(1-b)y~2=ab(x~2-2xy+y~2)=ab(x-y)~2≥0.解法2代换在前作差在后因为a+b=1,令T=(a+b)(ax~2+by~2)-(ax+by)~2=abx~2+aby~2-2abxy=ab(x-y)~2≥0.评析"作差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巧用作差法是我们解决不等式证明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如果应用得恰当,能切中要害,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上,思想家们曾经提出过关于人的种种规定,诸如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使用符号、使用语言的存在物;人是价值的存在物;等等。马克思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侧面对人也提出过不同的界说,如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需要即人的本性;人是主体;等等。笔者认为,这些关于人的种种规定,都可涵盖在人是实践的存在物这个命题中。实践不仅是上述人的各种规定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和基础,同时又是它们对象性的实现和表现。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类“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  相似文献   
5.
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中宁县关帝中学周志山,刘素梅一、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在每节课一开始,应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新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如讲“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可以提出问...  相似文献   
6.
<正>当今时代,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分课堂作为一种新兴混合式学习模式,结合了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势,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旨在探究对分课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提供有力支持。由孙艳秋主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十问》一书,结构清晰,逻辑严谨。作者选取了十个最具代表性的问题,在每个问题中,先对问题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然后通过案例分析、理论阐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衔接面临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从管理体制、教学体系、师资培训、评价机制、规章制度等方面阐述了大中小学思政理论课教学衔接的对策,以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