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寒假的澳大利亚之旅,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那一望无际、绿草如茵的牧场了,那宁静悠闲的牧场为澳大利亚之行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武昌青少年创造教育招招领先周志翔1983年武昌区科技辅导站成立,在站内设立了全省唯一的小发明创造室,负责全区青少年发明创造活动的培训、教研、交流、竞赛和夏令营工作。1.抓住创造教育的重点,突破撰写教材的难关。加强以提高科学素质、增强创造力为目的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以"3S"技术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林业信息化的建设。在此背景下,针对农业院校中林学专业大学本科生的林业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以实践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每年因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总量的5%以上,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和损害。科学评估区域应急能力,加强区域应急弹性建设是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路径。DEA方法能够避免设定先验的评价指标权重,而且还能对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进行分析。本文构建基于DEA理论的区域弹性评估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测度中国大陆各省区2001—2009年的"区域弹性指数"。研究发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带来区域弹性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实施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科技创新、注重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对区域弹性的提高具有正外部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DEA交叉效率模型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已经成为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提出了将DEA(数据包络分析)交叉效率模型应用到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中,成功克服了传统CCR模型中只进行单纯自评和有效单元过多的问题。截取了2008年各地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截面数据,实证研究并给出了31个省、市、自治区技术创新效率的完全排名。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短期内各地技术创新投入规模难以大幅增加的假设,提出使用层次聚类的方法将投入规模相似的省份聚为一类分析,以便于技术创新效率较低地区寻找改进基准。最后通过构建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转化简易模型,指出准确辨别技术效率差异的关键在于理清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活动课程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学技活动处处长陈织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开好活动课程》文章里强调:“在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科技活动放在重要位置上”。这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4年12月5日发市的《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确立的科技教…  相似文献   
7.
一堂别开生面的发明创造课周志翔5月14日晚,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张开逊教授,应湖北省科协邀请在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C给100多名少年朋友上了一堂生动的发明创造课。张教授首先讲了一个关于茅以升爷爷的真实故事。茅以升爷爷在大学执教时,发现大学生听课害怕老师...  相似文献   
8.
基于技术创新阶段性特征,构建了包括两系统多主体的技术创新系统概念模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设计了技术效率评价模型,对技术创新系统效率、子系统效率以及各技术创新主体效率进行描述.在给出我国31个省份技术创新各阶段及不同主体技术创新效率值完全排序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效率省际差异比较、子系统效率差异比较以及研发主体效率差异比较,进一步揭示和总结了我国各省技术创新效率的地域性、阶段性、规模效益递增等特征;通过对各阶段、各主体技术创新效率值规模效益的识别,指出各省提升技术创新效率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技术创新阶段性特征,构建了包括两系统多主体的技术创新系统概念模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设计了技术效率评价模型,对技术创新系统效率、子系统效率以及各技术创新主体效率进行描述.在给出我国31个省份技术创新各阶段及不同主体技术创新效率值完全排序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效率省际差异比较、子系统效率差异比较以及研发主体效率差异比较,进一步揭示和总结了我国各省技术创新效率的地域性、阶段性、规模效益递增等特征;通过对各阶段、各主体技术创新效率值规模效益的识别,指出各省提升技术创新效率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农业院校中林学专业"数字林业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内容,探索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数字林业技术课程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