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两会”在全世界受到的关注度也在逐年提高,比如今年报名采访“两会”的外国记人数就增加15%。毫无疑问,“两会”已经成为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契机。如何抓住类似“两会”这样的一年等一回的难得机遇,充分实现中国向世界的有效传播,确实应成为每一个外宣工作,特别是发挥着外宣主渠道作用的新华社记编辑们必须认真深入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1月26日,是印度的共和国日。就在这一天,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发生五十年不遇的特大地震,震级高达里氏7.9级,造成近两万人丧生和约4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作为新华社驻外记者,地震发生时我正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除有轻微震感外安然无恙。我想,驻在国发生这么大的灾害,无论如何也该去现场采访。果然,1月28日一早总社就打来电话:震后有关报道五花八门,真伪难辨,希望分社派记者到前方获取第一手资料。1月29日晚,我和中央电视台记者唐湘伟夫妇一起乘晚班飞机赶往古吉拉特第一大城市艾哈迈达巴德,开始了紧张而难忘的震区采访。  相似文献   
3.
参考消息报社2021年9月1日正式在自有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付费数字报,依托报社数字化版面数据库,原汁原味呈现刚刚改版成功的《参考消息》彩色大字版,并具备回溯查阅自订阅之日起的往期报纸功能。上线三个多月来,广大读者和传媒界反响积极,纷纷称赞此举体现了这份90年大报与时俱进、融合创新、以读者为本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解读CNN对奥运会的批评性报道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坐在五环路外绿色家园媒体村的餐厅里,享受着奥运会开始前难得的悠闲早餐。餐厅的各个角落有多台大屏幕电视,几乎不约而同地都调到了CNN的早间新闻节目,而里面也恰好非常合拍地播放着奥运专题报道"北京倒计时"。  相似文献   
5.
5月11日下午1:30分,顶着新德里40摄氏度以上的酷暑,我拎着数码相机,带着几分临战前的激动和不安走出了新华社驻新德里分社的大门:再过半个小时,我就可以为印度“第10亿位公民”照相啦! 2000年5月11日是印度人口达到10亿的日子。早半个月我就瞄上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从国内带着先进的数码相机来到新德里已经4个月了,还没有机会发几张像样的照片回去呢。虽说我是一名文字记者,摄影报道不是我的硬任务,但是一想到新华社摄影部领导在我代表分社申领相机时的豪爽热情,我就觉得不能让相机闲着不用。 为了纪念人口突破10亿大关兼向人民宣传计划生育,印度主管人口工作的卫生和家庭福利部早就决定要寻找一位5月11日出生的婴儿宣布为“印度第10亿位公民”。从获得这一信息时起,我就紧紧盯上了卫生和家庭福利部的官员。一方面是采访,为采写文字稿做准备,另一方面就是跟踪即将出生的最新消息。11日上午,我终于得到确切消息:中选婴儿已经在新德里的萨弗达江公立医院诞生,下午2点整,卫生和家庭福利部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驻印办事处将联合为婴儿“加冕”。  相似文献   
6.
周效政  孙彦德  邓媛 《传媒》2021,(23):24-25,27
9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一瞬,对于走过不平凡历程的"90后"《参考消息》来说,亦恰是风华正茂时. 从当年仅凭"一部半电台"创刊,到如今开启建设全媒体新闻机构新征程,《参考消息》的90年,始终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同步,始终与改革发展并肩,始终与党中央和亿万读者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荣获消息类一等奖的《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可能是较为特殊的一件:它并没有见诸国内中文报章,而是以英文稿件的形式,向全球英文媒体播发。这条稿件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被美联、路透、法新三大西方通讯社详尽转发,而且还被美国《华盛顿邮报》等12家海外主要英文媒体直接采用。作为这篇稿件的采编人员,在彼此交流中的一点共识就是,我们抓住了一次重大的报道契机,较为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报道任务,对肩负着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双重职责的新华社来说,不让任何重大报道契机从手底轻易溜走,抓住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8.
怎样做好重大活动以及相关会议的报道?下面两篇稿件《在雅典感受奥运》和《为了共同的理想——爱与和平》表达了记“第一线”的亲身感受。他们的笔触表现的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以及作自己的感情和思考。从这类稿件中我们可以读出两个字“生动”.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艾滋痛日”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30日下午走进北京一家医院与艾滋病人握手、交谈,用实际行动推进中国抗击艾滋病魔的斗争。胡锦涛在北京佑安医院与艾滋病人握手时说:“党、政府和全社会都会关爱和帮助你们,希望你们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