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写作教学面临新世纪的挑战,对策何在?第二届全国师专写作教学研讨会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达成共识。认为:师专写作教学的当务之急,是转变观念,探索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法,并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进入"后示范时期",也面临着因人文教育缺失带来的师生人文素质偏低等问题。针对这一状况,高职院校应通过建立政策和制度,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等措施促进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进而推动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曲哀婉动人的爱情挽歌,一个寄寓,作者至善至美的人格理想,在施托姆的《茵梦湖》中有着诗情画意的展现,而这样一篇美文.是特定的社会与时代在作家心是中的投影。  相似文献   
4.
人们至今仍然喜爱老电影《刘三姐》,是因为它切合了当下的审美需求。《刘三姐》与当今受众共同的审美价值取向有:事件的正义性和行为的道德感;生活的亲近感和环境的灵性美;人物的亲和力和形象的新鲜感。  相似文献   
5.
一曲哀婉动人的爱情挽歌,一个寄寓了作者至善至美的人格理想,在施托姆的《茵梦湖》中有着诗情画意的展现,而这样一篇美文,是特定的社会与时代在作家心灵中的投影。  相似文献   
6.
张承志在创作中执著地恪守“为人民”的原则,努力寻找与底层民众结合的形式,从而成就了他的真诚、痛苦以及独特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高校写作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新的形势,柳州师专中文系对写作教学进行积极探索,经过多年改革与实践,从课程体系、能力训练模式、教学模式、课程评价模式等方面,摸索出一套立体化的写作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周柳波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6):76-80,83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是西方意识形态和西方文化话语的产物,20世纪西方的中国想象在明暗之间摇摆。在此影响下,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的香港和新加坡通过文学建构了20世纪后半叶的嬗变中国的形象:封闭愚昧、贫穷落后。前者浓墨重彩,后者温和理性,但均在意识形态化的否定中传达出强烈的亲善和认同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建设具有企业文化元素的校园物质文化、融入企业精神文化的校园精神文化、与企业制度文化融合的校园制度文化和与企业行为文化融合的校园行为文化,可以实现校园文化内涵的提升,更好地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阈来说,香港文学和新加坡华文文学基于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建构了"温情中国"的形象,但由于注视者观看时的距离不同,造成了描述结果的差异:一个深沉忧伤,一个单纯明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