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经贸往来的增多,特别是在中国政府国家奖学金项目的大力支持下,来华土库曼斯坦留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这部分学生在中国的情况怎样?能不能适应当地的文化?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的适应?文章结合问卷调查,从8个方面略作分析:1、对异文化的态度;2、对异文化的期待;3、对生活变化的敏感程度;4、社会支持来源;5、时间因素的影响;6、文化距离与歧视偏见;7、应对策略;8、个人因素。结合问卷调查及采访,试图评定留预科学生在中国遇到的文化冲击及适应情况,以期对土库曼斯坦留学生管理及教学提供有益的启发与帮助,从而加速他们对中国学习生活的适应。  相似文献   
2.
“煽动”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鼓动”(别人去做坏事)”,无疑,“煽动”是作为贬义词看待的。如:(1)资产阶级煽动民族歧视,使我们彼此仇恨。(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五章)(2)在这股阴风的煽动下,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把吴吉昌当作斗争对象。(穆青等《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煽动”这样用就极鲜明地表现了某些人的险恶用心。但如果将“煽动”褒用的话,那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我们可以从巴金的作品中看到这个贬词褒用的例子。如:(3)他们聚精会神一字一字地读着,他们的灵魂也被那些带煽动性的文句吸引去了。(巴金《春》)(4)“我们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